樊綱:鼓勵資本流出是解決外儲過高根本方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昨日表示,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余額過高,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鼓勵資本流出。而據業內人士猜測,外匯儲備余額在10月底已經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樊綱是在出席《商業周刊》舉辦的第十屆CEO年會間隙作上述表示的。而在上周日,他曾表示,“在一個各項制度不完善的國家,讓資本流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外國人進來發債,中國也可采用此招。”
早在去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了《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經過審批,國際金融公司(IFC)和亞洲開發銀行(ADB)分別獲準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1.3億和10億人民幣債券(也稱“熊貓債券”),這是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引入外資機構發行主體。雖然時任央行行長助理的馬德倫表示,熊貓債券的發行沒有總額限制,但是此后一直未有額度批出。
在資本流出方面,今年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和外匯局共同發布《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允許境內機構和居民個人委托境內商業銀行在境外進行金融產品投資。截至目前為止,QDII批出的總額度已達到126億美元。
而在上周末,樊綱也曾表示,企業巨大的海外融資額加劇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外部不平衡和外儲的快速增長,應適當降低境外融資比例,降低外儲增速。
此外,樊綱還表示,中國政府仍將對經濟可能出現的過熱現象保持警惕,不過到2007年,產能過剩問題將會得到緩和,外貿順差可能會在2007年出現回落。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順差已累計達到1098.51億美元,超過去年1018.8億美元的水平。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