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黨派限制和缺乏懸念的選情使12日的紐約初選顯得比較平靜,參加投票的人數與大選不可同日而語,在一些選站工作人員閑得無事可做。只有在有華裔候選人的選區,才因候選人的族裔背景帶動了華裔選民的情緒。
12日的初選,很多席位都因競爭者之間缺乏吊人胃口的競爭動態,再加上初選對選民黨派背景有嚴格要求,選民只能對本黨內部候選人進行投票,使參加初選投票的選民人數相對少了很多。
在華裔集中的地區﹐包括部分華埠的第二選區因為有華人陳佩儀作為曼哈頓民事法官候選人,再加上在華人中頗具政治影響力的華策會創會者劉毛淑卿為陳佩儀的對手高大維(David Cohen) 助陣使主要選站孔子大廈近旁一度硝煙彌漫,陳佩儀指責劉毛淑卿一方違規拉票﹐甚至召來了五分局警察。
華人最為期待的選區無疑是法拉盛22選區﹐三名民主黨州眾議員候選人楊愛倫﹑郝理升和樸容范間互相指責事前已經在這個選區激起層層波瀾。但當天選舉情況卻出乎意料的平靜,候選人間沒有出現重大沖突。
有華人楊天發作為州眾議員候選人的曼哈頓東岸74選區因為并非華人集中地區,未能引起華裔選民的過多關注。倒是競爭州參議員的康納(Martin Conner)和Ken Diamondstone因為選區包括華埠,更為華裔選民所熟悉。布碌侖華人集中地區因為不存在候選人間的競爭顯得更為平靜。(記者榮筱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