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日電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7月31日上午8點左右,因臨時電的收費問題,北京市豐臺區慧時欣園二期的部分業主將小區大門堵住長達6小時,以此向物業公司抗議。
記者從居民處了解到,慧時欣園二期的業主入住已有兩年,但1700戶業主一直在使用臨時電。在這期間,絕大多數居民還是每月按時繳納電費。7月28日前后,小區二期開始接入市政用電,每戶居民家安裝插卡式電表的工作也同時進行。但在改造過程中,很多繳電費的居民從少數一直沒有繳納電費的業主處得知,物業公司沒有權利對住戶收取臨時電的電費。許多交電費的業主就此與物業公司交涉未果后,便于31日堵了小區大門。下午兩點,在警方的勸說下,業主們才相繼散去。
業主閆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自家雖然安裝了插卡電表,用上了市政電,但很多繳電費的業主覺得心理不平衡,要跟物業公司討個說法,退回兩年的電費。據閆先生介紹,臨時電的使用非常不穩定,兩年來,只要是用電高峰,小區斷電就成了家常便飯。即使如此,物業公司每個月都會按市政用電的價格收取電費,但從來沒有開過發票,收據上也從不注明電費。
對于居民的說法,記者隨后來到小區的物業公司核實,但值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聯系不到領導,情況他們也不清楚。
專家說法:物業對臨時電收費違法 但業主的抗議方式不妥
就此事,記者咨詢了北京中兆律師事務所的朱公衛律師,朱律師表示,業主堵門事件的根源在于開發商和物業沒有解決好小區的基礎建設問題,開發商解決小區的供電問題是其義務。
他告訴記者,臨時電本身來講是不安全的,一旦發生特殊情況和趕上用電高峰,供電部門會首先依法停止臨時電的供應。
但朱律師同時表示,慧時欣園業主的抗議方式,嚴格意義上講也是不妥的,堵門雖然沒有造成實質損失,但影響了小區的正常秩序,間接侵害了小區內其他人的權利。解決任何問題都要采取理性的方式,要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而關于臨時電的收費問題,朱律師認為,物業公司對臨時電收費的行為是違法的,只有供電部門收取電費和開具發票才是合法的,物業公司對臨時電收費,住戶有權拒絕繳納。(李天際、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