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紅網-長沙晚報報道,“曾國藩是湖南的一張名片,他的故居我們目前正在規劃開發中。”昨日,婁底市雙峰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若寧介紹,該縣已投資300多萬元開發中國惟一保存至今的“鄉間侯府”——曾國藩故居。
深秋時節走進雙峰縣荷葉鎮,鰲魚山腳下,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右前方的涓水自南向北流淌,314省道由北向南蜿蜒。故居前荷塘疊翠,視野開闊。新修的九曲回廊穿過300多畝的荷塘,從涓水河畔一直延伸到富厚堂。望過去,富厚堂土石磚木結構,一色的青磚灰瓦,簡約而不失莊重,古樸而不失大方。一幢規模巨大的仿宋、明回廊風格的建筑群體掩映在青山環抱之中。
導游王丁說,富厚堂占地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9202平方米,由曾國荃、曾紀澤等親手主持,依照侯府規模,花10年功夫營造。始建于清同治四年,至今已經歷了140來年的風霜雨雪。讓人感嘆的是,整個建筑雖具侯府規模,卻不顯富麗堂皇,王丁解釋,這正是曾國藩“做官以不要錢為本”思想的最好印證。走進故居,正門上懸掛著“毅勇侯第”朱地金字直匾,從中依稀可以看到,當年這位湘軍的締造者、晚清同光“中興第一名臣”的榮耀。
富厚堂建筑群中的藏書樓,是中國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私家書樓之一。藏書樓經曾氏一代又一代人的苦心經營,到民國期間都保存完好。求闕齋、歸樸齋、藝芳館里以及思云館都曾收藏著曾國藩、曾紀澤、曾紀鴻夫婦和曾國藩第四代孫女曾寶蓀的藏書,涵蓋經、史、子、集和各種地方志以及外國科技文化等類別圖書30多萬卷。
“我們將分三步開發曾國藩及其家族10大家園。”袁若寧一邊陪同大家參觀一邊介紹:短期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富厚堂,建設配套設施;中期將建設一個500畝風景區,其中包括曾國藩紀念堂和湘軍陳列館,重點挖掘曾國藩“治學、治軍、治家”的思想;遠期將修復包括曾國荃大夫第在內的曾氏家族10大家園。據介紹,修復工程總投資將高達1.5億元,目前不包括征集文物的費用在內,已經投資300多萬元。(唐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