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國土資源報消息,國土資源部在“十一五”期間將重點開展五項防災工作。
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計劃用3~5年的時間,全面完成丘陵山區地質災害普查,開展全國災害高易發區、主要流域、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區和重要城市的地質災害大中比例尺調查評價與風險區劃工作。
全面建設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網。在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初步建立區域性、綜合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完成長江三峽庫區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災的專項監測網建設。加強地面沉降監測和防治,按照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三大塊劃分,積極探索,分別建立統一的地面沉降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分別編制統一的地面沉降防治規劃,完善監測網絡,提高監測水平。
實施地質災害減災工程。對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員大量傷亡和財產重大損失、處理費用又小于預期損失值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實施治理工程。原則上完成對國家公益性機構和組織,以及國家重大基礎建設設施構成嚴重威脅的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結合國家扶貧開發和全國小城鎮建設,對有明顯跡象直接威脅分散居民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有計劃的搬遷避讓工程。實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程、工程建設與運營中的地質災害減災工程。
加強礦山環境治理,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和安居環境。國土資源部將組織編制《全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抓緊制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和《礦山環境保護條例》。同時,研究制定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的經濟政策,積極探索建立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市場機制的途徑。
推動地質災害防治的科技創新,推進防治領域的國際合作。(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