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聯賽的摘牌大會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就塵埃落定。但落幕的后臺似乎比之前更為熱鬧———對于以501萬元的價格拍下馬琳,陜西銀河懊悔不已,上書乒協要求改動規則,把租借改成轉會。現在的結果呢?
如今,陜西戴著個“冤大頭”的表情滿世界訴苦;馬琳頂著個“標王”的頭銜茫然不知所措;作為“媒婆”的乒協,干脆給嘴巴貼上一張膏藥,打上“封口”標簽。一場在之前被媒體炒作成空前透明、公正的乒超聯賽摘牌大會,最后落得一個鬧劇的下場。怪誰呢?
哄抬出來的“501萬”
摘牌的鬧劇,開始于八一隊王濤那一次舉牌。
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王勵勤被排在首位掛牌。但由于大多數俱樂部都對規則不熟,叫價的幅度相當低。于是當王濤一上來就把王勵勤的價格喊到235萬元、高出乒協規定的125萬元身價110萬元之多時,全場的俱樂部老總頓時懵了。這一短暫的猶豫使得八一“漁翁得利”,自然,王勵勤這塊“寶玉”被王濤輕松抱走。
王勵勤的意外流失使得接下去的摘牌成為了一鍋混水,據在場的人透露,急成一團的各俱樂部教練紛紛打電話回總部請求指示,導致現場會議一度中斷,主持人更是迫不得已做出了休會五分鐘的決定。
當然,這五分鐘并不能遏制住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的瘋狂。接下去的馬琳和王皓成為了僅剩的兩塊“寶”,已經殺紅了眼的當家人開始幾十萬元的加價幅度,再加上寧波海天等俱樂部的”推波助瀾“,馬琳的身價最終被“哄抬”到了501萬元。
摘牌結束后,有人給王濤和他的八一隊算了一筆賬:魯能摘走王皓后,八一隊分得142.5萬元,再加上各俱樂部平均得到的摘牌收入46.3萬元,八一隊總共收入了188.8萬元。而王勵勤的租借價格是235萬元。實際上,這次摘牌會,八一隊只掏出46.2萬元便摘得王勵勤。
也就是說,這場搶人大戰的最大贏家,除了八一,還是八一。其他人,都成了規則的“試驗品”。
“分賬規則不合理”
幾家“悔婚”俱樂部一直掛在口頭的焦點是:乒協在制定這場摘牌大會規則時,根本沒有和俱樂部商討過,換句話說,作為這場買賣的最直接的交易人,大家都有些“悶拍”的窩囊感。
其實,胸悶的焦點從規則出臺的那一刻就已經存在了———為何要把高于125萬元以上的錢分一半給其他俱樂部?根據中國乒協發布的消息,此次摘牌,乒超各支俱樂部平均獲利46.3萬元。這筆賬,任由誰,都有些算不過來。
陜西銀河俱樂部總經理李異紅就對記者表示:“不是我們后悔了,而是這個辦法根本就沒有征求投資人意見。馬琳我們是肯定要摘的,培養單位得到補償也很正常,關鍵是其他俱樂部沒有什么理由分錢。”
“我們覺得這個規則本身就有問題,如果不提出來,對乒超的發展不利。”
“媒婆”的態度決定一切
一場本應“男婚女嫁”自由選擇的摘牌大會,最終落得個兩頭不討好的下場。陜西俱樂部已經于日前向乒協提出了更改規則的要求,希望把馬琳由租借改成轉會,或者適當減少租借金額,但對于這些,作為“媒婆”的乒協一直靜悄悄地沒有傳出任何風聲。
“我們現在就在等乒協的消息。”陜西銀河俱樂部總經理李異紅這樣告訴記者。
“上賽季我們提前兩輪拿了乒超冠軍,當時的惟一想法就是要留住馬琳。對摘牌的規則沒考慮那么多。”他說,“等到靜下心來想一想,運動員只是租借而非轉會,我們覺得規則本身就有問題。現在我們正與乒羽中心溝通,希望完善它,因為乒超不是只摘這一次牌。”
據了解,目前雙方還處在僵持階段,據說陜西俱樂部希望將現在501萬元的摘牌價格“打折”,“我們希望這個價格能降到200萬元左右,只要不背離價格規律就行。”一位知情人這樣表示。而乒羽中心則提出在央視的轉播場次上給銀河增加兩場,并在明年的摘牌大會上給銀河俱樂部優先權。據目前情況來看,乒羽中心不太可能同意銀河俱樂部的要求,而銀河俱樂部也不太可能接受乒羽中心的解決辦法。兩者還處于拉鋸戰階段。(黃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