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日電(記者 劉長忠)清明祭先人,焚香燒紙,經久不衰。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呼吁文明祭祀,避免浪費。
清明節將至,按照傳統習俗,人們為了寄托對已故人親人的哀思,常以燒香、燒冥幣、獻祭品等方式進行祭祀。清明前后,氣候干燥、氣溫升高、大風天氣較多,加之地面多為干枯樹枝和雜草,燒香、燒冥幣極易引發火災,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為了倡導健康文明的祭奠方式,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民眾在掃墓時要提高警惕,重視防火。未經許可的區域,尤其是山地丘陵等草木較多的地區,嚴禁燒香、燒冥幣、燃放鞭炮和吸煙等可能引發火災的行為。
中消協建議文明祭祀,通過獻花等方式,用新的觀念表達對逝者的懷念。
據不安全統計,中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僅用于祭祀而焚燒的紙張就達上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