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8日電 據北京日報報道,伴隨著北京環球嘉年華4日的正式開業,其游樂設施縮水、餐飲配套滯后等問題也逐漸暴露。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環球嘉年華不能盡快改變目前的“縮水”現狀,今年很可能遭遇到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第一個“滑鐵盧”。
記者日前在位于石景山區的環球嘉年華現場看到,原計劃中應該于5月1日前抵京的42項乘騎類游藝項目、50項益智類游戲項目只有33個項目出現在場地上,其中還包括5個尚未投入使用的大型游樂設施(包括摩天輪等)。主辦方表示,今年嘉年華僅引進38個游樂設施,這一數字甚至還不到此前宣傳的一半。而去年大受歡迎的迪斯尼毛絨玩具,今年也神秘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完全不知名的毛絨玩具。
在餐飲配套方面,今年的嘉年華跟去年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去年曾經出現在嘉年華現場的麥當勞等餐飲巨頭,今年都沒有露面。場地之中只有一個不知名的餐飲品牌和一個小小的咖啡廳,共同撐起了一塊不超過100平方米的餐飲區域。
游樂器材“縮水”、餐飲配套“縮水”,這種種不足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游客人數的大幅“縮水”。據悉,雖然正處于剛剛開業的“熱潮期”,但環球嘉年華的平均每日客流量已經從去年的20000人大幅下降至今年的3000人。
環球嘉年華今年進京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據北京環球嘉年華總經理謝少峰介紹,原來在迪拜的部分大型乘騎設備的主要零配件在外方運裝時起運順序顛倒,導致設備安裝延期,是此次嘉年華開業延期的主因。而匆匆開業的嘉年華,給人感覺在各方面都還沒有準備充分。
盡管謝少峰表示,今年的嘉年華會逐漸增加游樂設施,不斷完善,他同時預測今年的營業收入將達到史無前例的3億元。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環球嘉年華前兩年在北京取得的成功,使得北京多家游樂園也紛紛打出了各種“嘉年華”的招牌,已經對環球嘉年華形成了“合圍”之勢,如果環球嘉年華以這種“自砸招牌”的方式繼續經營下去,而沒有本質改觀,這個“縮水”版的嘉年華很可能將迎來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第一個“滑鐵盧”。(楊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