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日電 近年來廣東工業轉型,加快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為臺灣大型跨國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廣東臺灣專家認為,重化工業將成為粵臺產業合作新的切入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輕型制造業是廣東制造業的主體,也是廣東吸引臺商投資最集中的產業部門。近來廣東以形成沿海重化工業帶為突破口,進入艱難的轉型時期。早期進入廣東的臺資企業多屬勞動密集型,隨著土地資源緊缺和生產成本提高,廣東工業轉型的同時臺資企業也面臨著產業升級等問題。
暨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陳恩指出,隨著惠州殼牌石化、茂名石化和廣州石化等三個80萬噸級特大石化工程項目的開工建設,根據規劃,到2010年廣東沿海地區將形成五個大型石化基地,年煉油能力可達6300萬噸,到2020年可達1億噸,沿海石化產業帶的生產總值將達7300多億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石化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以廣州本田汽車、風神汽車和五十鈴客車為主要品牌的廣東汽車工業也發展勢頭強勁,廣州已成為繼上海、長春之后的第三大汽車生產基地。另外,廣東還將在擴建現有的廣州鋼鐵廠、韶關鋼鐵廠和廣州造船廠的基礎上,斥巨資在南沙開發區興建鋼鐵、造船等大型工程項目。
陳恩指出,在廣東的工業轉型時期,粵臺產業互補性仍非常強,雙方合作空間巨大。廣東加快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為臺灣大型跨國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如今臺灣企業投資重化工業已經明顯增多。未來廣東應該專門建立配套設施完善、優惠政策到位的工業園區進行“招商引臺”,重點吸引臺灣相關行業的大集團企業或集群式臺商群體前來投資。(黃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