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新民晚報報道,“護士當然應該是女的,男的干這個不像樣,肯定也干不好”。面對這樣的傳統觀念,上海某醫院護理部主任劉薇群擺出事實來反駁:“男護士體力好、反應快,很多科室都搶著要!”
據悉,目前上海不少醫院展開了新一輪“招兵買馬”,男護士需求大供給少,成了“搶手貨”。繼去年試招4個男護士嘗到“甜頭”以后,東方醫院今年新招20名護士,三成要男性。
男護工有些“毛手毛腳”
今年25歲的陳挺5月份剛到醫院急診科時,許多病人看到這個和醫生一樣穿白大褂、但胸牌上卻標明“護士”的大男孩要給自己打針,都是一臉懷疑和不情愿:“男護士毛手毛腳的,下手肯定也重!”有的病人甚至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換個女護士來。陳挺只好戴上大口罩,“讓病人搞不清男女”。
實際上,陳挺之前在滬上另一家大醫院干了2年,其中有整整1年都是在輸液室,打針的“基本功”相當嫻熟。幾個月下來,陳挺終于以自己的“手藝”贏得了病人的認可,成了急診科有名的打針“神槍手”。
女護士有時讓人“尷尬”
據劉薇群介紹,急診科、重癥監護室、手術室等崗位從實際操作來看的確需要充實男護士隊伍。“癱瘓病人需要搬動時,以前只能請男護工幫忙,哪有男護士來得專業?”而且,男護士的優勢也不光是“身強力壯”:有些病人需要插導尿管時,女護士雖有職業精神不避忌,但有的男病人卻覺得頗為尷尬;重癥監護室里有許多復雜的儀器,不少男護工不會操作,而且病人也不放心,但男護士上手明顯比較快。
男護士近來“物稀為貴”
不過,對于今年能不能如愿多招幾名男護士,劉薇群心里也沒底。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有男性進入護理專業,但至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男護士還是個“新鮮事物”,關鍵在于人才匱乏。當初,一心想學機電專業的陳挺服從志愿分配進了衛校護理系,整個系80多個同學只有4個男生。“掉在花堆里”的感覺并不好,有的男生會因為社會上根深蒂固的偏見而感到“郁悶”甚至中途放棄。
作為“過來人”,陳挺覺得,在各行各業競爭都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男護士不失為一個就業前景比較好的行當,充分體現“物以稀為貴”的好處。招聘會上,一有男護士就會被大醫院“搶走”,很多需要男護士的專業男科醫院只好空手而歸。(魯雁南 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