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
![]() |
|
|
國家統計局政策法規司司長熊振南談涉外調查審批 2000年7月31日 07:47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十日電題:規范公正快捷——國家統計局政策法規司司長熊振南談涉外調查審批 中新社記者肖瑞 去年七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涉外社會調查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時,曾引起調查業擔心四起,境外實業界也異常關注。有的擔心自己的涉外客戶減少調查,嚇走“財神”;有的擔心對涉外調查的審批會泄露委托雙方的商業秘密,影響調查效率和加大調查成本;有的擔心本已不低的拒訪率更高;有的擔心作為審批機關的國家統計局會對有政府背景的公司更快放行,使審批失去公正性。 一年后的今天,這些擔心已經煙消云散,國家統計局政策法規司司長熊振南稱,今年三月以來,涉外市場調查項目明顯增加。 熊振南表示,對涉外社會調查活動的管理,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進一步為國外投資者在華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更好地適應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這一作法,是符合國際慣例的。 他說,考慮到市場調查的特殊性,管理機關在審批過程中采取了從簡從快的原則,并承諾審批將是公正的,對所有委托方和調查機構都將一視同仁,而且委托方和調查機構的商業秘密將得到充分的保護。 為使涉外審批真正達到管理的目的,國家統計局只對調查內容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即審查申報的調查活動是否會損害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是否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并不就調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這樣,使審批效率大大提高。 熊振南稱,為堅持審批的公正性,切實維護委托雙方的正當權益。審批機關對同一委托單位委托的同一調查項目,不會出現在一個被委托單位申報時獲得批準,另一個單位申報時不被批準。 他說,針對委托方和調查機構對保密性的擔心,采取受理與審批異地進行,并建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資料保管、保密制度,確保申報資料及內容不泄露給審批機關以外的人員或機構,切實維護委托方調查機構正當的權益。 熊振南介紹,實施審批以來,原來的擔心并沒有成為現實,絕大多數報批項目的審批時間,都遠低于法定的審批時限,絕大多數市場調查項目在二至三天內就獲準進行調查,一些特別急的項目還在報批的當天就得到了批準。 從數量上看,報批量逐月上升,特別是進入今年三月份以后,由于境外實業界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和中國入世進程的加快,報批量明晰高于以往月份,一些信譽好的調查公司反映,春節過后,他們的業務量不是不夠,而是超過了他們現有的能力,有的調查項目已應接不暇。現在的問題是要擴大投資,增加調查能力。國外的許多調查公司也紛紛在中國開辟新的業務,成立合資調查機構。法國的益普索公司已與華聯信公司合資成立了益普索華聯信公司。 日前,國家統計局向首批二十九家調查機構頒發了涉外社會調查許可證。今年十月以后,沒有許可證的調查機構將不得接受接受委托從事涉外社會調查活動。 熊振南表示,今后,管理機關對達到條件的機構將分期、分批頒發涉外社會調查許可證。(完)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論壇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