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
![]() |
|
|
中日間敏感問題 2000年10月12日 15:18 (一)歷史問題 歷史問題是中日關系中敏感的政治問題。如何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問題,早在一九七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時就是焦點,在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已明確表述,構成了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中方歷來主張“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愿意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面向未來,發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但前提是必須正視和承認歷史。去年江澤民主席訪日時,全面、深入、系統地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日方首次承認對中國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并與中方共同確認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發展中日關系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日本極少數右翼勢力否定、美化侵略歷史的活動仍時有發生,對中日關系形成干擾。我對此及時進行了必要斗爭,并敦促日本政府以實際行動履行在歷史問題上的表態和承諾,對極少數右翼分子嚴加約束,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國民。今年7月小淵首相訪華期間,中日雙方對去年就歷史問題取得的共識再次加以確認,日方并表示愿在此基礎上正視歷史,共創未來,以實際行動繼續為和平做貢獻。 (二)臺灣問題 臺灣問題涉及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二次大戰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將臺灣及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當時的中國政府曾派員于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接受日方投降并向全世界宣告收復臺灣。此后,日在追隨美國承認臺蔣的同時,實際上一直把"臺灣歸屬未定論"作為對華政策的一項基本原則。1972年,在"尼克松沖擊"和日國內強大壓力下,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等日本政治家順應民心,加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進程。田中內閣明確表示充分理解我提出的復交三原則,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蔣和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必須廢除。經過反復談判,1972年9月29日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第三條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上述表明,中日兩國之間圍繞臺灣地位問題已通過邦交正常化從政治上得到了結,雙方就日臺關系的性質和處理原則達成諒解。 中方關于日臺關系的立場是明確的,即對日臺開展民間往來不持異議,但堅決反對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 1998年底江主席訪日時全面闡述了我對臺灣問題及日臺關系問題的原則立場,日方再次作出重要承諾。小淵首相訪華期間進一步表示,日方將切實遵循在《日中聯合聲明》中闡明的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日本不會也不可能參與支持臺獨。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的問題應由中國人自己通過對話和平解決。 近一段時期以來,日本國內極少數人正加緊策劃在臺灣"總統"大選后邀請李登輝訪日,我正嚴密關注有關動向,并通過各種渠道多次向日方提出交涉,強調李登輝不論以什么形式和名義訪日,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將堅決反對。如李登輝陰謀得逞,將從根本上破壞中日關系。敦促日本政府嚴格遵循《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的原則精神,妥善處理好這一問題,維護中日關系大局。 (三)釣魚島問題 釣魚諸島位于中國臺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2海里的東海海域,是臺灣省的附屬島嶼,主要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及一些礁石組成。 釣魚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和臺灣一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我國的這一立場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 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并非"無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43年12月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將所竊取于中國的包括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就意味著日本將臺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卻同美國簽訂了片面的《舊金山和約》,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沖繩交由美國托管。對此,周恩來總理兼外長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指出舊金山和約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對日單獨和約,不僅不是全面的和約,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約。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交給日本。對此,我國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日兩國政府公然把我釣魚諸島劃入"歸還領域",嚴正指出"這是對中國領土主權明目張膽的侵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容忍。""美日兩國在'歸還'沖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其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歸還沖繩的施政權,對尖閣列島(即我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不發生任何影響"。 鑒于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有不同主張,我國政府從發展中日關系出發,在堅持我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后解決,不采取單方面行動,避免這一問題干擾兩國關系大局的諒解。 近年來,日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制造事端。我均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日方表示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場是既不參與,更不支持右翼團體的行為,右翼的行為有害日中關系發展,也背離了日政府立場。 (四)日美安全合作問題 1996年日美發表“安全合作共同宣言”,并據此開始修改1978年制訂的“防衛合作指針”。1997年9月,日美正式確定防衛合作新指針。今年5月24日,日本國會審議通過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標志日美強化安全合作的新體制基本就位。對此,我關注焦點一是其涉臺問題,二是日本的軍事走向。我迄今通過各種渠道多次表明了我嚴重關切和有關立場。 今年7月,小淵首相訪華期間向我重申并表示日美安保體制完全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或地區。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不會超出日美安保條約的目的和范圍。法案明確規定自衛隊的活動需經國會批準,對外不得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對于是否發生“周邊事態”以及應采取什么措施,日方將從確保自身國益出發,自主做出判斷,同時認為同中國保持友好關系是日本的重要國益。日本基于對過去歷史的反省,將堅持在和平憲法下走和平國家的道路。堅持“專守防衛”政策,遵守無核三原則,堅持不做軍事大國。我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直接或間接把臺灣納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圍的作法都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和不能接受的。日方應以實際行動體現迄今的鄭重承諾,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消除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對日本未來軍事走向的疑慮和不安。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