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不要錢也不辦事 沈陽"反腐敗后遺癥"令市長震怒 2002年04月16日 10:55 中新網沈陽4月16日消息:最近,沈陽市市長陳政高在全市糾風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徹底根治“原來給錢辦事,現在不要錢也不辦事”的反腐敗后遺癥。為百姓辦事天經地義,不辦事天理不容! 據遼寧日報報道,“原來給錢辦事,現在不要錢也不辦事”,這是老百姓對那些滿腦袋“權力尋租”思想的、握有一定權力的官員的辛辣諷刺。“慕馬大案”的揭露與批判,極大地推動了遼寧省尤其是沈陽市各級領導機關的反腐倡廉工作,使機關工作作風為之一變。 但還有少數人,至今仍抱著“權力尋租”的觀念不放:你允許我“權力尋租”,我就大干特干。“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就是這種“權力尋租”爭分奪秒心態的真實寫照。現在,你不允許我“權力尋租”了,那我就放躺不干了。在這些人看來,權力就是謀取私利的資本。“大利大干,小利小干,無利不干”,這就是他們的行為邏輯。 要根治這種“反腐敗后遺癥”除了加強思想教育外,還要加大懲處力度。陳政高強調,要建立獎勵機制、懲處機制和淘汰機制。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淘汰,沈陽市政府將出臺引咎辭職政策。 陳政高表示:對于優秀的公務員要加大獎勵力度,對于不合格的公務員要堅決懲處,予以淘汰。市政府將討論出臺公務員引咎辭職的18種情況,并要將這18種情況公開登報,以便群眾監督。 遼寧日報報道說,“腐敗癥”也好,“反腐敗后遺癥”也好,病根都是以權謀私。此病不除,機關作風就無法徹底轉變,優化市場環境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南有廣州,北有沈陽”的雄心壯志也就只能是一個夢想。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