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中國衛星發展“三步走”整體水平居世界前列 2002年05月15日 14:45 中新社太原五月十五日電中國衛星事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至今已跨越了三個階段,這“三步走”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步,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0年為起步階段。一九七0年四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標志著中國進入了太空時代,并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五個能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第二步,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四年為開發太空技術階段。中國科技人員依靠自力更生,通過返回式衛星、第一代通信衛星的研制和飛行試驗,掌握了一系列衛星關鍵技術,包括各種姿控、變軌、熱控、電源、結構、測控、回收及載荷技術。 第三步,一九八五年到現在為發展應用衛星階段。中國獨立自主地發展了多種應用衛星,包括資源、氣象、通信廣播、導航定位和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衛星成果在國內外已得到廣泛應用。 中國兩院院士、資深衛星專家閔桂榮稱,中國研制的衛星費用低、質量好、水平高,其在世界上排位處于前三至五名。按分類排名,中國的火箭發射名列世界第四,返回式衛星、導航衛星居世界第三位,氣象衛星、資源衛星居世界第四位,通信衛星名列世界第五。 閔桂榮認為,中國衛星制造、發射及衛星應用已形成產業,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仍然是中國航天本世紀初發展的重點。 中國至今共發射約五十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現在在軌飛行工作的衛星約十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人表示,初步預計僅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將研制和發射近三十顆各類衛星,包括通信、氣象、資源、海洋、導航、環境與災害監測、天文、空間探測衛星等,不僅衛星數量和種類大大增加,而且衛星的性能和質量也將有更大的提高。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