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中國新聞社 2002年11月20日星期三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滾動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古詩"秋夕"變"七夕" 臺灣中學教科書錯誤百出

2002年11月20日 16:21

  中新網11月20日電 臺灣中學教科書開放民間書商編印,然而在九年一貫的課程中,出現各家教科書內容不一,而且竟然有顯而易見的荒謬錯誤。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科書,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七言絕句“秋夕”被硬生生變成“七夕”。而社會學科的課本錯的更離譜——2000年臺灣地區的“國民所得”竟然高達22000多美元。在歷史教科書中,一張日據時代的臺北車站的舊照片被標明是20年前;課本竟然還荒謬的說原住民有人頭祭祀的儀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社會。

  媒體稱,對于這些大大小小的錯誤,編印的書商有責任,而教育主管機關每年8000萬的教科書審查費,也有責任。事實上,民間編印的教科書,70%都還是抄襲“國立”編譯館之前的版本,所以錯誤也被原原本本搬過來。而“國立”編譯館和教科書審查單位卻說,去問書商,這責任,該怎么算?


 
編輯:秦欣
相關專題: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