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北美世界日報特稿,記述了臺灣中年失業人士在中國內地事業有成的情景。引述如下:
韋正文在旅行社當了20年領隊,過去一個月帶團出國兩次,今年他卻三個月回臺灣一次,因為這兩年經濟不景氣,旅游業快速萎縮,兩年內有250家旅行社倒閉,出團平均比過去少了三成多,韋正文也成為中高齡失業一族。
大陸近年所得大幅提升,出國旅游風氣逐漸成形,但領隊人才不足,韋正文經同業引薦,現在幫大陸最大的民營永安旅行社當領隊,臺北東南旅行社說,現在大陸長途國際旅游路線六成以上是由臺灣人當領隊,臺灣有經驗的老領隊很多跑到大陸去了,而且生意好的不得了。
過去幾年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相繼告別臺灣,造成臺灣“去菁英化”,白領專業人才西進腳步加快,尤其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中高齡失業族群,更把大陸視為第二春尋夢園。
過去臺灣人在大陸相遇總是以“來大陸玩的嗎”相互問候,現在則改口“找到工作了嗎?”
吳董在臺灣企管顧問界打滾十余年,規劃設計過十多家知名的度假休閑中心。大前年吳董在臺灣投資觀光飯店失敗,心灰意冷之余轉往大陸發展,在廣州成立一家企管顧問公司,憑著靈活交際手腕和專業知識,把臺灣景觀設計觀念導入大陸,經過兩年多努力,為廣東省規劃了好幾座醫療中心和博物館,在當地炙手可熱。
老家在臺中的張永河在臺灣賣了15年房子,自己也開過房屋代銷公司,但臺灣房地產連年不景氣,三年前張永河終于撐不下去了,與其在臺灣坐以待斃,不如到大陸試試運氣,張永河先到廣州幫一家房地產公司賣了兩年房子,去年合約滿后本想回臺另起爐灶,沒想到臺灣房地產比三年前更糟。恰巧上海最大的房地產銷售公司綠地集團征求有兩岸房地產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張永河經過激烈角逐,成為綠地集團旗下綠地新龍基置業公司銷售總監,是上海擔任大陸房地產公司主管的唯一臺灣人。
到大陸當高級“打工仔”,張永河認為不能像“剌猬”,說話要謙虛、要善于溝通,隨時備戰,更不能被人抓到小辮子,否則會很快陣亡,“用臺灣人的Know-how,加上上海人的觀察角度,再加點上海味,才能創造本身的價值感”,這是張永河的成功要訣。
專業經理人到大陸開創第二春最忌諱沾上賭和色,許多人為此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在臺商圈中故事不勝枚舉,在臺灣報紙上也經常可見。
專業經理人中年失業,到大陸追尋新生活,有悲有喜,有黑暗,也有光明,有峰回路轉名利雙收,也有每下愈況人財兩失,除了靠專業外,還要看個人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