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調整期還是繁榮期,融資上市概念永遠是市場最熱的主題,汽車板塊也不例外。在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為了鞏固競爭優勢,完成追趕超越,國內各大汽車企業將目光不約而同投向資本市場,在一堆難解的整合方案中尋求最佳上市路線。最近以來,盡管股市的起伏震蕩讓人心驚膽戰,國內汽車業還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融資上市大潮。
IPO大幕悄然拉開
8月下旬,隨著股東之一的首鋼股份(000959)透露將發起成立“北汽股份”,北汽的上市平臺終于正式浮出水面。北汽可謂在幾大汽車集團里想要融資上市最迫切的,此次動作可謂快如閃電,此前,北汽已經通過收購薩博一系列資產,與重慶銀翔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日前表示:整體上市方案即將確定。
相比北汽,日子過得好得多的上汽則可能會直接參與到通用未來的建設中。通用汽車8月18日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此次IPO將可能融資100億美元甚至更多,可能會是美國歷史上規模第二大的IPO交易。鑒于目前上汽與通用的良好合作關系,上汽參股新通用IPO的可能性很大。上汽董事長胡茂元的話則令人回味:“只要能夠雙贏,上汽一定參與。”
一汽集團啟動整體上市也有了新思路,最近釋放出一汽將自行IPO的明確信號。此前,業內一直猜測一汽將借殼旗下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一汽整體上市至此完成由“借殼”到IPO的思路轉變。
廣汽登陸港股的事情是最沒有懸念的。整整持續了8年的整體上市計劃,已于8月30日借殼駿威汽車在香港聯交所H股整體上市。從未來的融資實力上看,廣汽登陸港股后將成為中國內地在香港上市的第二大汽車公司,僅次于東風汽車。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表示,公司正申請到A股上市,預計下半年可以掛牌,公司傾向于到深圳上市。而在早些時候,民營車企力帆汽車宣布提交IPO申請,重啟上市計劃。再加上奇瑞、眾泰等的有序推進,IPO大幕已經悄然拉開,新一輪車企整體上市再掀浪潮。
競爭走向資本纏斗
從種種跡象來看,各大車企陸續啟動IPO已是大勢所趨。除了出于企業對于資金饑渴的強烈需要之外,也不排除當地政府或主管部門的授意。對于中國汽車企業來說,重組整合已不可避免。IPO勢必將會推動汽車產業重組整合,成為塑造汽車業“國家隊”的重磅武器。
資本市場的運作,讓已經上市的車企取得了快速發展。近期以來,中國車企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前不久《財富》雜志最新出爐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東風汽車公司以394.0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成為最“富”本土車企。作為資本市場上市先行者,東風“A+H”的格局,使其在車企間的競爭中受益匪淺。
東風的成功讓不少車企“眼羨”,就算重組改制過程不易,也寧愿“削尖了腦袋”往股市里鉆。對各個汽車集團而言,上市后股票價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出于汽車企業目前對于資金饑渴的強烈需要,上市能給企業帶來一個較好的融資平臺,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資金來實現企業的投資發展計劃,對企業今后的發展壯大和生存都能起到促進作用。目前許多車企最值錢的資產依然是合資企業中方的股權,自主品牌只是初顯崢嶸。一旦實現整體上市,自主品牌受歧視、投入不足的局面將大大改觀。
![]()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