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火爆的市場需求,一邊是“無法承受之堵”的城市交通,車企的選擇卻仍從發展經營的企業本質出發,一致向更大產銷、更高利潤邁進。
來自中汽協的消息稱,截至2010年9月底,中國汽車銷量已經達到1300萬規模。但汽車行業產能擴張規模卻遠未趕上需求增長規模,隨著年底銷售旺季來臨,車企產能擴張陡然提速。
10月12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合肥基地項目在合肥高新區南崗科技園舉行開工奠基典禮。據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副董事長徐留平介紹,長安汽車集團的合肥基地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人民幣,項目用地約1500畝,將建設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設計年產整車近40萬輛,項目建設周期約48個月,預計2015年1月全部建成投產,將實現長安品牌輕型客車、輕型商用車的引進生產。
長安對合肥基地的產業地位相當看重。徐留平表示,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110億元、上繳稅收6.6億元,可實現帶動地方工業年增產值330—480億元,帶動就業7.7萬人;也將成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優化戰略布局、搶灘中部市場、實現多品種自主品牌發展的新戰略增長點。
除了長安汽車外,近來鄭州日產、神龍汽車、東風本田等車企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產能擴張。
9月20日上午,日產汽車公司全球總裁卡洛斯·戈恩來到河南鄭州,親手按下了鄭州日產第二工廠竣工儀式的啟動按鈕。
據介紹,鄭州日產第二工廠總投資約10億人民幣,設計產能18萬輛,一期實現14萬臺產能。第二工廠投產后,鄭州日產年總產能將由現在的6萬臺上升到20萬臺。隨著今后工廠擴建,到2012年總產能將達到24萬臺。
對于車企的產能擴張,東海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吳文釗對記者表示,政府部門對產能擴張的嚴厲態度以及企業自身的理性使汽車行業并不存在產能過剩風險。不僅如此,2009以來的供應偏緊形勢仍將持續,產能利用率也將維持在歷史高位,由此汽車行業有望持續高景氣運行狀態,車市盛宴將會延續。同時,他預測,“今年汽車行業總銷量為1760萬輛左右,若購置稅優惠政策在明年退出,節能車補貼效果進一步提升,全年汽車銷量甚至有可能超過1800萬輛。”
中國車市令人驚嘆的高速增長態勢并未改變。在9月中旬的花都汽車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對記者表示,乘用車市場由第一個高速增長期轉入第二個高速增長期,潛在增長率由年均25%調整到15%。汽車用戶群由高收入階層進入中高收入階層,并逐步進入中等收入階層。
對車企產能擴張戰略,中國資深汽車評論員賈新光并不反對。但他建議,車企在單純提升銷量目標的同時,必須考慮到產業升級的問題。他認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然而,產銷量的超越掩蓋不了能力的欠缺,我們不僅在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技術、品牌運營等方面落后,還存在市場集中度低、企業生產規模小等嚴重問題。因此,通過產業升級,全面振興整個中國汽車產業,完成由汽車產銷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宦璐)
![]()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