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國汽車市場最為活躍的區域市場,又是我國目前交通最為擁堵的城市。汽車在北京是繼續發展還是限制發展,成為眾人議論的熱門話題。有的社會團體提議“控制增長量、提高購置稅和按車位證上牌”;有的部門領導支招“收取交通擁堵費,代替限行措施,以解決京城交通擁堵”;有的專家學者鼓勵地方政府實施“限購私人的第二輛汽車”。這些支招和建議,一旦被媒體“廣而告之”,不僅引起首都車市的巨大震蕩,而且將波及其他大中城市。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日前表示,近幾年隨著我國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的增長,出現了用車階段的社會問題;但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依靠限制汽車發展的方法,而要用創新的方法和手段”。這里,不要簡單地認為苗圩主管汽車工業才反對限制汽車發展,苗副部長也承認諸如“交通擁堵”這些“用車階段的社會問題”,問題是不要機械模仿人家采取“限制汽車發展”的方法和手段,要用創新的方法和手段。
對北京的交通擁堵,不少專家也有另一種看法,他們提出要認真反思造成“交通擁堵”的原因,他們認為主要問題出在城市建設的規劃和交通的管理上,一、二、三、四、五環,甚至還有六環等,看上去很美,四線車道,其實只能算兩線,甚至兩線都不到,因為線上有很多出口,出口一堵,立刻影響就占用兩條線,只花錢不解決問題。
目前,首都的交通擁堵,被有的人詼諧地稱之為“首堵”。如何緩解交通擁堵,已經驚動了北京市的最高領導,市委書記劉淇日前在全市領導干部會議上指出,要把“交通就是修路”的傳統觀念轉變為“交通是把人運送到所需地區”的理念,實行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運用和規劃,完善中心城區路網道路微循環系統;通過規劃的引導,新城的建設,逐步解決首都功能核心區資源過于集中的問題;要實施有效的治理,標本兼治,多措并舉,加大公共交通建設投入力度,采取經濟手段提高公交的使用比重,據悉,北京公交低票價政策不變,而且會加強公交站與地鐵車站之間的有效銜接,使公交客流與地鐵客流合理分布。
可見,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緩解首都的交通擁堵,考驗的是智力。智力治堵,才是上上策。
![]()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