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虎年春節的汽車圈在上周可謂熱點連連。
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日前宣布召回230萬輛汽車,原因是油門踏板可能存在故障,此次召回涉及面之廣、汽車數量之多,史所少見。
與豐田發生的“質量危機”一同到來的是,國內各大車企虎年產銷目標的大幅“被增長”。
通過計算可以發現,前5名車企的產銷計劃達到了450萬輛,前20名乘用車企業總產銷已經達到了1220萬輛,幾乎接近于去年全年的汽車產銷量,這還不包括中國剩余的約數十家汽車企業產銷量和商用車產銷量。
和驚人的數量相匹配的是,前28名車企在增長率上的計劃也相當驚人,平均同比增長率達到了57%,這也超過了去年乘用車的同比增長。汽車圈對銷售數量的關注以及企業對銷售利潤的癡迷,幾乎讓所有的汽車企業將最重要的關注點放到了銷售環節,而非技術和管理環節。在超負荷和高增長的重壓下,不得不讓我們對汽車產品的質量捏一把汗。
緊接著產銷目標無限制“放大”而來的,是爭相上馬的產能建設。日前,一份《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關于進行汽車產能情況調查的通知》送達了各大汽車廠家手里,這是國家主管部門首度出擊,主動摸底了解車企投資項目情況。公開數據顯示,國內14家主要車企2010年產能接近1800萬輛,而這14家汽車公司2010年汽車銷量預計為1300萬輛左右,產能閑置率將接近30%。至2013年,各大公司現在規劃的產能將變成現實,屆時,上述14家公司累計產能將達到2300萬輛,加上國內其他公司,行業總產能將在2500萬輛以上。如果按照行業同比增速20%計算,2013年汽車行業的銷量在2000萬輛左右,大約會有500萬輛的產能剩余。
無疑,發展速度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很重要,但在成長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良好“體魄”,才是汽車產業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跨越的原動力所在。就似一幢摩天大樓,只有用牢固的根基砌起來,才能屹立不倒。
與汽車產業的質量相提并論的,還有中國車主們的用車和消費質量。雖然離3·15還有一個多月,但本報卻率先聯合中央電視臺開啟維權通道,切實關注車主們的車生活質量。您的新車有質量問題、您在保養和維修過程中被“忽悠”了,立即拿起手中的電話告訴我們,讓我們與您一道維權,保障您的用車質量。
中國有句古話:聚沙成塔。只有新車質量+適度產能和產銷目標+有質量的用車生活,才能最終成就“汽車圈的質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