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30年的歷程看,中國汽車工業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有調查說,國人對自主品牌車型的認可度達到40%,我說很不錯了。我們的牙膏、洗頭水、洗衣粉,自主品牌認可率有多少,那些產品比汽車簡單得多,所以中國汽車人走到今天不容易。”4月15日,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的“吉利汽車發展經驗座談會”上,苗圩副部長如是說。
作為曾經的東風汽車掌門人,苗圩對于東風的發展功不可沒,將蝸居十堰的“二汽”帶出泥潭,走上快速發展之路。升任工信部副部長的苗圩在記者眼里依然是一名“汽車人”,而他在言談中也不斷強調“我們的汽車”。
苗圩認為,中國汽車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塑造自主品牌。他說:“我們汽車工業的發展道路還很長,我們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堅持的精神,堅持不懈按這條路走下去,中國汽車工業的振興就勝券在握了。”
苗圩肯定了吉利汽車取得的成就。他說,吉利用了十年時間掌握了汽車產業主要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從先進的發動機,到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變速箱,再到獨創的BMBS,這是吉利最大的財富,也是中國汽車工業最大的財富。
他說:“我們的汽車產銷量已經很大了,今年一季度我們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汽車業盡管也像其他行業一樣遭受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機遇大于挑戰。從目前看,十大產業調整中,可以說見效最快最明顯的就是汽車業。”
苗圩希望汽車企業重視人才戰略。他認為,中國汽車工業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但最大的差距是人才培養的差距。他說:“我們現在鼓勵企業走出去,走出去不缺資金,也不缺市場,最缺的還是人才,缺少能夠駕馭跨國公司的人才。上汽收購雙龍,效果并不好,我覺得中國企業對外國企業的了解、把握、駕馭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什么是人才?苗圩說,他和科技部萬鋼部長有一個討論,現在人才評價的標準更偏向于科學研究,而不是技術。萬部長有一個非常通俗的解釋,需要的就是人才。這個人才既包括科研開發的領軍人物,也包括工藝工程各個崗位上的領軍人物,只有把各方面的人才組織起來,利用一個平臺發揮好他們的作用,汽車產業的振興發展才真正有希望。
苗圩認為,吉利汽車重視人才的做法在汽車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界都具有典型示范意義。他們把人才戰略和投資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先后創建了幾所大學和學院,同時突出抓好職工的崗位技術專業培訓,并且除了自己控制的整車廠以外,還對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管理者開展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吉利在人才戰略上最大的創新是“人人是老師,人人是學生”,用學習的氛圍影響員工,而不是簡單的員工培訓。苗圩說:“我認為吉利之所以在數量并不占優、質量并不強的情況下,能實現這10年來的快速發展,重視人才是很重要的戰略。”
苗圩強調,對民營企業干轎車要多一些關愛,少一些苛求,特別是不能對他們的一些行為評頭論足,甚至進行詆毀。
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自主品牌豐富了我國汽車工業的結構,推動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吉利汽車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代表。我們要積極宣傳吉利汽車堅持自主創新,做大做強企業,趕超國際企業的精神和做法,激發全國汽車企業的精神,鼓舞企業抗擊金融危機的信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