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9日電 房價低過普通車價,有這等好事?據《廣州日報》稱,這個“好事”就出現在美國“汽車城”底特律。
有海外媒體日前報道,一套4個臥室的住房售價還不到2.9萬美元,還不如一輛普通新車;另一套靠近底特律老城區的4居室僅售7000美元,“這點錢還不夠買輛二手車。”更為可怕的是,如此低的房價還賣不出去。
一般而言,房價是整個城市景氣程度的反映,房價低表明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但對“汽車城”底特律來說,更折射出來的是汽車行業的衰敗。底特律是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總部所在地,全美第五大城市,全美1/4的汽車產于底特律,全城440萬人口中約有90%的人靠汽車工業為生。可以說,底特律與三大汽車公司的命運息息相關。
在三大汽車巨頭中,克萊斯勒的處境最為困難,該公司繼去年虧損后今年1季度再繼續虧損,其母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不堪仍受其拖累,已經公開威脅稱要將其出售;福特汽車2006年以127億美元的虧損創造了公司歷史上最差的經營紀錄,其中虧損最大的是北美業務;通用汽車由于海外業務首次超越美國本土業務,去年終于扭虧為盈,因此在三者中還算是最好的。
通用和福特已經意識到底特律越來越不適合汽車產業的生存了,將越來越多產業轉移到海外。2006年通用海外業務首次超越北美本土,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而福特在中國也不斷強調其是“歐洲產品、全球化品牌”,力圖和底特律劃清界線。
經過百多年的發展,汽車工業已經發展成一個較為成熟的產業,在技術上區別已經不大,競爭的焦點越來越集中在成本和管理上。老牌發達國家美國已經是全球勞動力最貴的國家之一,美國一個熟練的汽車產業工人每小時工資在30美元左右,這還不算養老金和其他社保,而同樣在汽車大國中國,汽車產業工人的工資僅為1美元左右。美國汽車在成本上怎么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競爭呢?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困境也引起了美國總統布什的重視,今年3月再次接見三大汽車的首席執行官,以商量對策。但不管是誰,都很難挽救呈現頹勢的美國汽車工業,汽車行業的利潤已經不足以支撐美國昂貴的勞動力成本,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一面是持續上漲的房價,一面是不斷下跌的車價,國內消費者常常感慨地說,“要是房價能像車價一樣便宜就好了!”但中國至少10年之內不會出現類似底特律的情況。在中國汽車產業還處于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汽車產業重鎮上海、廣州等城市也因汽車產業而進一步繁榮,房價也節節高升,至少近10年內不可能出現房價低于車價的現象。(王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