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7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12月26日正式出臺,發改委將通過聯合重組并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等六項措施,改變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的狀況。
《意見》提出,按照中國主要汽車生產企業的“十一五”投資計劃,2010年規劃產能將大大超過預期的市場需求,如不加以引導,潛在的產能過剩將會變成現實。在汽車產能出現總量過剩苗頭的同時,也存在著部分車型供不應求、生產能力不足的現象,因此,結構性過剩是當前中國汽車工業產能過剩的基本特點,也是當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意見》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大力推進汽車生產企業之間的跨地區、跨部門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支持骨干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產品為主線,以規模經濟為目的,實現強強聯合;汽車生產企業兼并其他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為分廠的不受建設分廠有關條件的限制。
國家發改委將推動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和資本多元化改造,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推進中外合資企業建立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機制,形成國有、民營及中外合資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另外,發改委還將控制新建整車項目,提高投資準入條件;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汽車和自主品牌產品;持零部件工業加快發展;建立產能信息監測制度,指導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完善對國有汽車企業集團的業績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