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新中國50年

廣告

搜狐公司中國新聞社

 1949-1999

 

50years.gif (6051 字節)

社會生活篇

新中國五十年系列報道:個人所得稅走近中國百姓

中新社北京九月三日電 新中國五十年系列報道:個人所得稅走近中國百姓

中新社記者 張紅

在大學里教了四十幾年書的張教授,臨近退休時在自己的工資條上發現了一個“重大變化”--在新增的“代扣稅金”一欄里,扣掉了幾元錢的個人所得稅。

剛剛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外企工作的陳小姐,則在領到第一個月的薪水時,就嘗到了當“納稅人”的滋味。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過納稅的經歷--也許是由于一筆不斐的稿酬,也許是因為令人羨慕的高工資,也許就是一次偶然的中獎, 都可能使他們加入納稅人群。“只有死亡和納稅是不可避免的”這句西方諺語,也逐漸開始為中國人所了解。

一個擁有百萬身家的“大款”曾經告訴記者,不懂稅、不能依法納稅的老板不是真正的老板。按時、足額交納個人所得稅,是有身份和有教養的標志。

一九五0年,中國政府就曾經公布過針對個人的“薪給報酬所得稅”,但是中國長期實行的低工資制度,使得這個稅種名存實無,一直沒有開征。

一九八0年,中國出臺了建國以來第一部專門向個人征稅的法規--個人所得稅法。由于很少有中國公民的月工資收入超過八百元的減除額,以致于這個對中國境內公民和外籍人員都適用的稅種,納稅人基本上是外籍人員,開征當年只收得區區的十六萬元;此后,中國又在一九八六和一九八七年先后針對個人所得開征了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不過,一九八七年當年三稅收入總共只有七億多,到一九九三年仍不到四十七億元人民幣。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逐漸浮出水面,也終于令個人所得稅成了有源之水。一九九四年正式執行的新個人所得稅,將原來三足鼎立的個人所得課稅制度合而為一,當年收入就達到了七十二點四八億元;在此后的幾年中,個人所得稅收入異軍突起,每年幾乎都是以翻番的速度竄升,令那些曾將其視為無關痛癢的“小稅種”的人大跌眼鏡。如今,個人所得稅已經被公認為中國極富前景和潛力的稅種。

時下,個人所得稅面臨的挑戰,已經不是一刀切的低收入,而是太過懸殊的收入差距。剛剛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決定對儲蓄利息征稅,就是出于這種考慮。這無疑會將更多的國人帶入納稅人的行列。

不過,個人所得稅的快速增長,并不能掩蓋大量稅源流失的尷尬現實。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究竟流失了多少?沒有人能夠作出準確的回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在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演變歷史中,曾經出現過的幾次納稅風波至今仍令人難忘。一次就是被媒介曝光的“毛阿敏漏稅事件”,它引發了舉國上下對個人所得稅嚴重流失的空前關注;另一次就是北京某研究院一位科研人員的漏稅案,他開了中國因偷漏個人所得稅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先河。

其實,這一切均源自中國人納稅意識的淡薄。長期以來,“無捐無稅”被人們看作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種慣性思維成為影響稅收征管及稅收新秩序建立的最直接障礙。時至今日,雖然人們在耳濡目染中開始有了納稅觀念,但是國民還很難習慣于主動納稅,多選擇代扣代收方式。

袁先生是一位公司老板,幾年前的一次美國之行給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的美國朋友每月總是惦記著要按時去納稅;回國之后,他便很主動地到稅務局去申報納稅,想體驗一下其中的感覺。不過現在,他重又“入鄉隨俗”,所有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都由別人代為扣繳。

很多人和袁先生一樣,拿到的工資、獎金都是完稅之后的,他們雖然已經履行了納稅義務,卻全無此概念。因此,不少人認為,個人所得稅目前采用的代扣代收方式,不利于國民樹立納稅意識。(完)

[返回]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編輯部

Copyright: http://bangkok-akt.com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