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贏得了幾年來中國首個輸美鋼鐵制品行業ITC終裁無損害案的勝利!”在遼寧大連益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網站上,總經理宋斌兵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字里行間難掩興奮與激動之情。
7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公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金屬絲網托盤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產業損害調查終裁結果,認定原產于中國的該產品未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至此,本雙反案告結,美商務部(DOC)不得對我企業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中方取得完勝。這是近幾年來中國首個輸美鋼鐵產品的終裁無損害裁定。
宋斌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完勝來之不易,它為公司挽回出口損失達3億元,這是大連益豐的勝利,更是全行業的勝利。”
據記者了解,本次金屬絲網托盤雙反案主要涉及中國3家企業,包括大連益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及旗下大連宜豐倉儲用品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出口總量占整個中國輸美金屬絲網托盤的2/3以上。自去年5月美立案調查以來,大連益豐為積極抗辯共花費300余萬元。
宋斌兵指出:“公司用300萬元挽回3億元,值得。”他還特別提到,案子的完勝,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商協會以及律師事務所的通力配合與援助。本案伊始,商務部就積極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和企業全力應訴,在初裁稅率較高的情況下鼓勵企業不放棄抗辯,并最終贏得了終裁稅率大幅下調的結果。在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商會的統籌下,企業積極參與行業無損害抗辯,以事實“說服”了ITC做出中國行業無損害裁決,保住了中國企業對美出口的市場份額。
在本案件應訴過程中,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在反補貼、反傾銷和無損害三個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抗辯,為最終勝訴提供了保證。作為中國政府反補貼應訴的負責部門,商務部協調了涉及本案件的眾多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參加反補貼應訴和核查,先后答復了十多份問卷和補充問卷。公平貿易局還利用和DOC雙邊會談的場合,就本案中影響反傾銷稅率的核心替代價格問題向美方交涉,促使美方接受了對中國企業有利的替代價格。
本案中國政府反補貼代理律師和大連益豐中方代理律師、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法寅則向本報記者透露:“其實,金屬絲網托盤雙反案不僅在ITC方面贏得了最后勝利,而且在DOC反補貼和反傾銷稅率裁決方面也打了勝仗,獲得了較低的稅率。在無損害終裁出臺前,相關企業已經恢復出口。”
李法寅解釋說,美雙反案調查主要分兩個環節,在ITC無損害裁定之前,首先要經過DOC的雙反調查裁決。在2010年6月4日的終裁結果中,DOC決定給予中國全行業應訴企業1.52%~3.55%的反補貼稅率以及14.24%~17.75%的反傾銷稅率,達到了企業出口可以承受的范圍。實際上,對獲得最低稅率的大連益豐來說,其14.24%的反傾銷稅率還是由于DOC在計算公式中出現了錯誤造成的,“這個錯誤足足影響到10幾個點的稅率。如果更正計算公式,大連益豐的傾銷毛利率應該為1.85%。根據美國法律,如果傾銷毛利率低于2%,就會裁定反傾銷稅率為0。這意味著,DOC無權對大連益豐征收任何反傾銷稅。”李法寅指出。
當然,由于ITC已經裁定終止“雙反”調查,DOC也就沒有發布公告糾正這個“行政錯誤”,因為這一切已經毫無意義。(安飛)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