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8日電 據南洋商報網報道,在現代社會里,95%的人在95%的時間忙著賺錢,以邏輯來說,理當大多數現代人都能在他們的一生中成功致富,但實際的社會現象卻恰好呈現出相反的一面: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只有5%的人能達成經濟獨立的退休生活。
在人均收入名列前茅的美國,擁有超過250元美金的人口當中,18歲的年輕小伙子竟然多過68歲,奮斗了整世人的樂齡人士。
量入為出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些人辛勤奮斗了幾十年的收入,到底消失到何處?許多人努力賺錢,打拼的主要原因無非是希望自己在退休后,能夠停手不停口,繼續享有經濟獨立的生活,但能真正達致此目標的人確實少之又少。
一般人察覺到這種現象之際,往往誤以為是收入不足,因此會更努力的打拼賺錢,然而只有少數懂得量入為出的人才會明白真正讓他們財務成功的要素是節儉的品格。
與節儉相對立的是揮霍,揮霍往往與個人的欲望有關。人的占有欲往往是導致我們浪費資源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在為了滿足強烈的欲望做出很多舉動之后,突然會感到后悔,甚至覺得當時的自己很可怕,這就是所謂的沖動消費。
如果你不想繼續被揮霍的行為牽制,在你很想擁有一件東西,并已經為它做出了很多瘋狂的舉動之際,你必須馬上停下來仔細地想一想,你這樣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這件東西對你真的有那么重要嗎?占有它之后又會帶給你什么意義?
修正自我
沒有節儉的精神,社會就不可能持續發展下去,如果我們時常因為無法適當的節制自己的消費欲望,而導致入不敷出,并長期靠借貸度日,不僅會成為一個被職場排斥的信用不良者,甚至還會被越積越多的負債拖累。
錢可以給人自由,同樣會成為絆腳石。而節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管理和分配金錢,該花的錢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的花,但是不該花的錢如果被我們花了,這就是罪過了。善用金錢,才能致富。假如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不但沒法累積財富,一旦有緊急情況需要用錢,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節儉是我們的職責,是我們在致富過程中必須要持守的,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養成良好的管理財富的習慣,而不是在欲望的驅使下忘記自己的計劃和目標。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同時在節儉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我。
節儉和節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節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很好的馴服自己的欲望,讓自己在強烈的占有欲面前變得理智、清醒。而節省則是單純的為了省錢,是出于對財富增長的強烈愿望做出的金錢積累甚至是有些吝嗇的行為。
創造更多財富
節儉會讓我們懂得財富的真正內涵,但節省只會讓我們將雙眼過多地集中在金錢上,這可能導致因為不滿意目前的現狀自怨自艾,或者變成守財奴,忽略了生活中最自由和美好的享受。
節儉的確是一種美德,它讓我們對錢更加尊重。節儉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財富,是在機會來臨時,讓我們不會因為物質
珍惜成果
的匱乏與更大的財富擦肩而過。可以說,節儉也是一種準備,是你為成功積累的物質基礎。這些積累對于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積累,我們的致富道路將舉步維艱。
一個懂得珍惜的人勢必是一個節儉的人,因為他明白如何珍惜來自不易的事物。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沒理由在辛苦工作之后將自己的勞動所得肆意揮霍,那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對生活的報復。這樣的心態是不可取的。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依舊希望自己會成為一個富有切自由的人,那么就必須把節儉看作是自己的責任,并且要堅決地貫徹執行于致富的過程中。
這就如同你的本錢,如果把本錢都花光了,何談創業,又何談發展。只有把節儉當作義不容辭的職責的人,才不會在小的利益面前迷惑了雙眼,忘記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沉著冷靜的頭腦總是必需的,節儉就像一味鎮靜劑,它會時刻提醒你:記得你的理想,記得你的目標。
![]()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