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源7月19日電 題:廣東河源綠色經濟在崛起
作者 宋秀杰 賴曉曉
“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保護好河源的生態環境,是一件功在河源、利在全省、惠及港澳的事情,時時刻刻都不能放松。要守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寧可發展得慢一些,也要發展得好一些、準一些。”這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給河源經濟發展的生態定位。
河源地處粵北山區,境內新豐江、楓樹壩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是全省乃至供港澳的重要飲用水源地,因此,河源歷屆黨政領導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寧要發展慢一些,決不犧牲環境。
近年來,廣東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珠三角規劃綱要實施和“雙轉移”,河源搶抓戰略機遇,圍繞“雙轉移”大力招商引資,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招商引資,拓寬招商引資思路,引來一批生態環保型大企業到河源投資興業,招商引資效果顯著。
本月16日,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企業——中興通訊(河源)生產研發培訓基地正式落戶河源,給當地“四新”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興通訊產品“低污染、零排放”,將為河源發展新電子產業,以及創建生態發展示范區、實現率先崛起奠定堅實基礎,推動河源綠色經濟建設跨越式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作為一個生態發展區,河源在經濟發展中,率先提出“反傳統、反周期、發梯度”發展理念,跳過粗放型低端產業,重點發展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四新”產業,走經濟、生態、文化共同發展之路,筑巢引鳳,乘勢崛起。
2009年河源先后引進了首期投資280億元的漢能項目、投資約100億元的東江物流城、首期投資100億元的中興通訊基地、投資66億元的國華太陽能項目等一批投資總額500多億元人民幣的生態型重大項目,此外,南玻集團、中國長城電子集團等大項目也已開始洽談。預計到2016年,該市將形成2000億元左右的“四新”產業產能和若干產業集群。
隨著河源各項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高速路和城際輕軌工作全面展開,河源的青山綠水等生態資源將與珠三角城市的資本、人才等人力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后發崛起。
十年、二十年后,河源將不僅能當好配角,而且會走出一條實現山區科學發展的路子,也有條件成為廣東省生態產業重要基地之一和低碳經濟示范區。完
![]() |
【編輯:宋方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