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因 借規劃打破發展不平衡
“一些地方提早籌劃把發展目標凝煉形成規劃,希望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
如此眾多數量的區域發展規劃密集出臺,不禁讓人深思背后的原因。
“這是國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培育更多區域增長極、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研究區域經濟的專家吳迎新副教授表示,區域發展是打破行政壁壘,按經濟功能劃分的一種發展思路。專家們認為,國家密集出臺區域規劃,主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主體功能不突出的問題。
廣東省社科院區域經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區域發展的利益問題,例如上游城市為經濟利益,縱容企業污染嚴重,下游經濟發展受環境影響。二是區域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在同一個區域合理配置產業鏈,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三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合理配置問題。
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成建三認為,不但東西部發展不平衡,一些沿海地區內部發展也不平衡,受行政壁壘束縛,區域一體化期望通過發達中心城市帶動規劃區域周邊發展。
還值得留意的一個細節是,2009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即將開始制訂“十二五”規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必須提前搞大的區域規劃,再制訂“十二五”規劃,才有可行性。“一些地方認為這是特別重要的砝碼,所以提早籌劃把發展目標凝煉形成規劃,希望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以謀求有更大發展。”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表示。
![]()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