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實際情況,珠三角要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必須依賴于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產業布局一體化的加速推進,以聚集區域內力,為經濟發展提供持久的強大動力。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有關官員直言。
總而言之,產業是珠三角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什么樣的產業體系才能支持起珠三角繼續站在全國區域前列,爭取達到《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所要求的世界級經濟圈的奮斗目標?記者注意到,產業規劃在“A”計劃同時提出了珠三角地區“530”產業體系的一體化布局。
“堅持高端發展的戰略取向,優先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等5大領域30個重點產業。”此謂“530”產業體系。
通過“A”計劃和“530”體系的構建,廣東想要在珠三角乃至全省范圍內,在產業分工上形成基于產業鏈的專業化分工和產業化協作體系;在區域布局上形成各市、各經濟圈之間產業整體融合、錯位關聯、互補互促、合理競爭、共生共榮的產業空間布局。
事實上,廣東已經在重大產業布局上使用了這樣的思路。比如在船舶制造業上廣東分別在廣州、珠海、中山進行了空間布局,這種分工同樣發生在石化項目、汽車制造等領域。
繼續先行先試探索后“雙轉移”時代
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早在起草之初,就有學者指出,把握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的邊界,是這個規劃的技術難點。“這也是我們考慮比較多的問題。”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有關人士說。
記者看到,產業規劃中有專章闡述了“保障措施”。除了加強協調以及推動要素的自由流動外,規劃中還提出要建立“珠三角產業園區聯盟”,以此來推進各園區公共技術、檢驗檢測、物流、信息平臺共享,加強創新人才、信息等資源交流,加快形成產業園區資源共享機制。
加大對世界500強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也被列入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同時要健全對外投資服務體系,鼓勵有條件企業到國外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營銷中心,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產業規劃中稱。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謀劃的產業一體化布局已經不局限于珠三角,隨著“雙轉移”工作的推進,珠三角產業布局正在逐步延伸到環珠三角腹地。
就在本周廣東省政府剛剛召開的珠三角合作共建省產業轉移示范園工作情況匯報會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朱小丹指出,當前我省正處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共建產業轉移示范園在完善產業規劃、確定產業轉移重點項目時,珠三角各市不僅要考慮一般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出,更要考慮優勢產業制造環節的向外延伸,形成跨區域的產業鏈條。
這種表述已然受到了業界的關注。將珠三角產業一體化布局與產業轉移進一步緊密結合,可能成為后“雙轉移”時代的重要節點。
產業規劃中同樣提到,落實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合作共建省產業轉移園責任,大力推進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北地區轉移,把產業轉移園打造成為珠三角地區產業的配套基地。(記者謝思佳實習生曾宇陽)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