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統計數據之爭掀起輿論風暴。日前,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正式刊文,質疑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所統計的“中國2008年灰色收入規模在5.4萬億元”。但國家統計局同時強調,“凡個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國家統計局觀點!眹医y計局相關文章作者是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住戶處處長王有捐。
“爭論的背后其實凸顯了國家統計數據制度的缺失,及我國稅收個人申報制度執行難等問題!8月25日,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是表示。
灰色收入再掀波瀾
事實上,在此次王小魯和王有捐的紛爭前,“灰色收入”不僅一直是專家爭論的焦點,更是人們諱莫如深的話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關于“灰色收入”的界定一度存有爭議。在最終完善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灰色收入”的提法被最終刪除,而改為“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和取締非法收入”。
根據王小魯統計,2008年,中國城市家庭人均收入應為3.2154萬元,比官方數據高出90%!暗@一大幅度增加的收入主要被最高收入居民的收入所拉高!蓖跣◆敶饲皩γ襟w說,這其中,高收入居民未納入統計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灰色收入。據他統計,2008年,“灰色收入”金額是5.4萬億元,并區分了灰色收入與隱性收入的概念。王小魯還認為,灰色收入主要來自由制度不健全導致的腐敗、尋租行為、公共資金流失和壟斷性收入的不合理分配。
但王有捐刊文提出反駁。比如,由相關調查方法得出的結論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恩格爾系數法在當今中國似不足以作為推斷居民收入的主要依據。“由于調查和推算方法不當,結論便打了很大的折扣!蓖跤芯柽認為,王小魯采用的居民家用汽車、商品住宅、出境旅游、銀行存款等外部相關數據,為國家統計部門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模式,“值得借鑒”。
統計方式似已落后
“實際上灰色收入很難統計,但我個人認為,我國目前的灰色收入甚至比5.4萬億元還要高!痹诖扌律磥,紛爭背后,其實更應該反思如何改進現狀,“首先,客觀地說,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方法已經有些滯后,如果有可能,需要進一步改進樣本的采集;其次,改變國家統計局‘是什么,就是什么’的情況,或可引入一個與各方利益無關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輔助統計,以打破統計信息資源的壟斷!
崔新生同時認為,需要改進的還有我國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個人申報制度上的建設需要提速,“建議更進一步地加強對社會高收入群體的監督,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大學教授、退休官員等!
還有專家認為,解決“灰色收入”問題,可以從完善個人賬戶制度上著手。
不過,正如王小魯所指出的,“中國存在著如此龐大的灰色收入,意味著整個經濟規模實際上更大,但與此同時,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卻更低,收入差距更大,居民的實際儲蓄率也更高。這更凸顯了促進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也凸顯了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性!边@或許是決策層更需要深思的問題。( 黃燁)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