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是場超級陰謀?
在此次“超級細菌”事件中,印度無疑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千夫所指,飽受質疑。
在《柳葉刀》上發表“超級細菌”論文的多國專家研究小組稱,“超級細菌”是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病人以及一些去印度醫院治療過的英國病人身上發現的,并提議將“超級細菌”命名為“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超級細菌”。
研究小組表示:“空中旅行和人們的移居使‘超級病菌’可能在不同國家間迅速傳播。”尤其是印度發展醫療旅游以來,曾到印度尋求低消費治療的西方人在接受了一些整形等外科手術后,攜帶這種基因細菌回到了英國。“NDM-1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大,國際協同監督很有必要。”
英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與健康保護署合作共同應對這一問題。去年上半年,健康保護署已經提醒英國國民要警惕這些病菌,必要時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醫院要確保能夠控制病菌感染,根據病人近期是否出國旅游,向健康保護署提供樣本進行檢測。”
目前,美國衛生部、英國衛生部等表示:“超級病菌”在短期內不會危及本國,但依然提醒赴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接受醫療服務的人們,警惕新的感染。
印度駐華大使館提供給《中國經濟周刊》的資料顯示,印度衛生部表示,這項關于“超級細菌”的科學研究是“聳人聽聞”的,“沒有科學數據的支持”,英國媒體有著“惡意宣傳”和“另有陰謀”的目的。印度衛生部稱,所謂的研究人員得到了歐盟、維康基金會和惠氏公司的資助。“我們感到這是受經濟利益驅使的。”這顯然存在“利益沖突”,擔心印度搶了西方醫院的“飯碗”。
印度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印度的醫療技術比較先進,很多私立醫院都具備很高的醫療水平,最重要的是收費較低,尤其是心臟、神經、外科手術、整形等在西方國家收費昂貴的項目,在印度可減少一半的費用。每年到印度進行“醫療旅游”的外國人在110萬人次以上,可為印度創收10億美元,印度的醫療旅游業也因此排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而這個佳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方國家的“貢獻”。
“我個人覺得,不難看出,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要報復印度了,‘超級細菌’只是一個借口,他們想借此打擊印度的醫療旅游業,同時,一箭雙雕地扶持本國醫療產業。輝瑞的背后是否有更大的支持不得而知(編者注:2009年,輝瑞并購惠氏)。”印度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說。
對于“超級細菌”的報告內容,尤其是“不要去印度”的結論,印度政府顯得頗為惱火,“事件背后恐怕另有推手”。
至此,“超級細菌”事件從一項醫學研究演變為一場事關商業運作和學術操守的討論。
![]() |
【編輯:李瑾】 |
![]()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