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于文波對今年吉林的收成持同樣的看法,那就是今年秋糧大豐收也指日可待。
于文波:吉林省在冊面積8300萬畝,絕收164萬畝,絕收面積不及去年的三分之一。這次洪水危害的地方是沿江沿河,主要在河套地,不是在糧食主產區,對吉林影響很小。如果后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吉林省能夠完成530億玉米產量的預定目標,甚至可能再創新高。
今年糧食種植開局不利,先是西南大旱,接下來有是北方低溫,人們開始擔心連續六年豐收后,今年糧食是否會減產,連主婦們也感到賣糧花的錢越來越多了。秋糧真能喜獲豐收嗎,秋糧豐收真的可以平抑糧價嗎?實際上,今年開春時節,南方大旱,東北地區則是一片低溫天氣,春播遲遲無法進行。當時專家就非常擔心今年東北的糧食生產。然而轉入6月份,東北天氣卻以高溫晴天為主,溫度甚至創歷史新高,非常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黑龍江糧食局農村處王洪軍副處長:今年雖然前期低溫,但是后期土壤墑情比較好,水分充沛,氣溫升高很快,苗齊、苗壯,出苗率好于去年。
東三省素有“中國糧倉”的美譽,每年生產全國近17%的糧食,其基本為秋糧作物。東北能否取得大豐收,對今年我國糧食的最終產量至關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東北地區,特別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還是我國商品糧主產區,糧食外調量占到全部產量的70%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東北的糧食豐收對全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粳稻50%的產量在東北,百分之七八十的商品糧也出自東北,東北的粳稻豐收就意味著全國粳稻的供應沒問題,價格就能保持基本的穩定。東北三省是玉米的主產區,占全國總產量的40%左右。東北玉米的外調量比較大,商品量比較高,東北玉米的豐收,對保證市場供應,穩定玉米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盡管如此,市場上糧食價格依然在高位波動,也究竟是為什么呢?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農民黃健偉最有發言權,今年糧食產量高,可勞動力等種糧成本也在漲了不少,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黃健偉:今年成本每畝960元,其中地租280元、人工150元、化肥100元,產量每畝1300斤。成本與去年比每畝上升了五六十塊錢,這其中人工就漲了20%到30%。
而在部分地區,機械工人的費用甚至由150元每天上漲到300元每天,人力成本上漲已成為農民們最大的一項種田支出。即使面對種糧成本上漲的壓力,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副處長王濤并不擔心,畢竟今年秋糧馬上就要上市了,糧食儲備充足,糧價可控。
王濤:如果國家能夠出臺符合市場預期的玉米臨時收儲價格,農民想賣多少,我們就能收多少,就能為國家提供充足的可調控市場的糧食。
可以預見的糧食豐收,加上糧食儲備充足、快速調配糧食的能力,周望軍分析,今年糧食價格基本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國家將盡可能兼顧種糧農戶的利益與城里人生活成本。(記者季蘇平)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