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中心財經頻道

遼寧白菜漲價非泡菜危機引發(fā) 因減產和供需變化(2)

2010年10月18日 08: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生產成本提高,酸菜泡菜價格上漲

  沈陽市吉盛源酸菜廠是一家酸菜生產加工和經銷批發(fā)企業(yè)。“往年這個時候正忙,現(xiàn)在卻閑著沒活兒。”公司經理李英俊告訴記者,企業(yè)每年至少從當?shù)夭少?00萬斤白菜,去年白菜收購價格約8分錢一斤,而今年由于受到澇災影響當?shù)匕撞水a量下降,目前的白菜收購價格是歷史同期最高價,達到2毛多錢一斤,在他經營企業(yè)的6年中,從來沒有這么高價收購過白菜。

  “目前一些客戶表示不能接受我們公司酸菜漲價的要求,我們也想再等等看,沒準白菜價還能掉下來。”李英俊說,外地的白菜品種不適合用來加工酸菜,因此只能從當?shù)夭少彛撞藘r格的提高直接導致了酸菜生產成本提高。去年同期,該企業(yè)生產的酸菜成本為1.4元/斤,而今年酸菜的生產成本達1.75元/斤,因此,企業(yè)發(fā)往全國的酸菜價格也將上漲。

  “白菜不掉價,泡菜肯定還得漲。”沈陽一家超市的銷售人員說。超市所售的泡菜是沈陽本地企業(yè)加工生產的,目前,零售價為4.5元/斤,去年同期零售價為3.5元/斤。一旦秋白菜的價格繼續(xù)攀高,泡菜后市價格肯定會水漲船高。目前,超市方面已接到部分酸菜生產企業(yè)的漲價通知,酸菜價格近期將有變動,漲幅在10%~15%。

  批發(fā)商:消費者觀望情緒重

  10月15日,在沈陽市蔬菜批發(fā)市場,大白菜價格多在0.4元~0.5元/斤,比去年同期的價格貴了一倍多。“去年白菜收購價每斤只有8分錢,而今年達到了近3毛錢,對外批發(fā)價能不漲嗎?”蔬菜批發(fā)商周先生說,去年一車菜半天就能賣完,現(xiàn)在一天也賣不完,0.5元/斤的白菜價格市民還很難接受,秋菜還未大量上市,往年先貴后賤的價格趨勢使得市民的觀望心理加重。

  當天,來自鐵嶺的王峰把今年收獲的第一車大白菜拉進了沈陽。他告訴記者,雖然菜的質量很好,但銷量卻一般,一天多說能賣兩三千斤,比預期少了一半。

  “目前每天批發(fā)運往南方的白菜為200多萬斤,過幾天,發(fā)往南方的白菜可能會達到2000多萬斤,不過運過去之后能不能賣得動還很難說。去年白菜一集中上市價格就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今年一些市民可能會等著價格掉下來再買。”山東蔬菜批發(fā)商李民“十一”前就來到沈陽收購大白菜,當時沈陽白菜的收購價格約為0.17元/斤,后來隨著收購公司數(shù)量的增加,現(xiàn)在的價格已經漲到每斤0.3元了。

  李民算了一筆賬,每斤0.2元的秋白菜,經過切幫修剪后,包裝入袋,運到南方后每斤批發(fā)價可賣到0.7元,扣除運輸費用,雇工裝菜費用和包裝材料費,每斤白菜可以凈賺約2分錢。一車30噸的大白菜運到南方,樂觀估計可獲1200元的利潤。對于白菜的批發(fā)價格,他認為還會接著漲,但白菜大量上市之后,價格會維持在每斤四五毛錢。

  記者了解到,沈陽本地產秋白菜開始陸續(xù)上市。目前在有著東北三省大白菜生產和集散地之稱的新民市大民屯,每天收獲200萬~300萬斤秋白菜,但大部分被運往江蘇、浙江等地。

  何立興分析說,歷年沈陽80%以上的白菜都外運到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海南等南方地區(qū)。本地市場“消化”的秋白菜只占小部分。但在產量銳減的前提下,今年的秋白菜將變得緊俏起來。目前,大民屯已聚集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

  “泡菜危機”并非遼寧白菜漲價推手

  有媒體稱,韓國“泡菜危機”推高了東北白菜的價格。對此,趙義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遼寧秋白菜,每年的生產面積變化不大,約為100萬畝,保守估計按每畝產量5噸計算,每年正常產量為500萬噸,即使今年產量下降,韓國5萬噸泡菜的需求對遼寧而言也微乎其微。

  “今年遼寧大部分地區(qū)雨水太多和光照不足,造成全省秋白菜產量減少3成,才是造成大白菜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趙義平稱,韓國做泡菜主要需要的是周年生產的小棵型反季節(jié)白菜,而遼寧主要生產的是秋大白菜,普通的“青幫”白菜是沒法制作韓國過冬泡菜的,只有黃心白幫的“黃金白菜”才是制作韓國泡菜的原料。而此類白菜遼寧產量有限,國內主產區(qū)在山東,因此遼寧白菜市場價格的波動同韓國“泡菜危機”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參與互動(0)
【編輯:何敏】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