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上揚已逐步傳導到國內的現貨市場,使得依賴進口原料的出口企業議價壓力陡增。有企業感慨當下要面對“賣摩托車就是賣鐵”的成本尷尬。
本報訊 上周國內期貨滬銅沖擊今年高點64000元附近的價位,滬鋅品種的周度漲幅達到8%以上。廣交會上生產企業坦言,因原材料上漲,要面對“賣摩托車就是賣鐵”的成本尷尬。面對壓力,企業紛紛采用調整產品結構購買銀行套期保值產品等策略應對原料價格波動。
廣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出口部總經理崔文波告訴記者,摩托車所需的鐵、鋁、橡膠都大幅漲價,“如今,賣摩托車就是賣鐵,賣的就是原材料的錢,價格非常低,100公斤重的摩托車賣2000多元,100公斤豬肉都不止這個錢。” 因此,原材料上漲,摩托車行業不得不提價。崔文波介紹,此次廣交會,該品牌每輛摩托車的報價比上一屆提高了15~20美元。
佛山的廣亞鋁材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原材料進口純鋁價格也不斷上漲,做成品的下游企業的訂單下降幅度同比去年達到了20%。
價格上漲“倒逼”企業推出新品,搶占高端市場,以獲得更大的議價空間。
企業出招1:推新品提價格
廣東澄海溪南廣輝五金工具廠張廣偉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生產高端產品的廠家利潤空間較大,原材料價格只占成本的一小部分,因此,該企業努力提升產品的品質,爭取多申請專利,目前這種嚴酷的形勢倒逼企業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
采用購買銀行提供的套期保值工具來規避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企業出招2:購買銀行套期保值產品
蘇州法蘭帝廚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已通過財務評估未來銅價的走勢,將購買一些必要的理財產品最大限度減少原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
通過調整產品原料結構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原材料價格“瘋漲”。
企業出招3:調整產品用料結構
本屆廣交會上,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原材料漲價,東莞衛蘭潔具企業推出了塑料衛浴柜等新產品,“相比銅,目前塑料原材料價格沒有上漲得太厲害。”
專家看法
未來不排除商品價格下滑
分析認為,隨著美國等發達經濟體PMI指數的連續回落,預計未來數月商品期貨價格也可能隨之下滑。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不排除在四季度生產旺季過后,原料現貨市場有下跌的可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本報記者表示,“未來,如果歐洲債務危機等影響到主要經濟體的需求再度下滑,不排除商品市場價格下滑。”
專家建議,企業應綜合匯率、原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做好合理的財務預算安排,通過擇機進口原料產品以最大限度減少價格波動的沖擊。(記者王亮、林曉麗、賴偉行、郭曉昊)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