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民食用結構的調整也帶來了種植結構變化。隨著大連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在蔬菜消費方面呈現出營養化、多樣化、優質化和均衡化的趨勢,市民對反季節蔬菜需求量增加,導致菜農調整種植結構,少種露地菜,多種設施蔬菜,提高反季供應量。
今年大連市春季新發展的設施農業中將有4萬畝投入秋冬季蔬菜生產。當前,大連市26.3萬畝在田蔬菜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8萬畝,黃瓜、西紅柿、蕓豆、青椒及芹菜、韭菜、油菜、生菜、茼蒿等葉菜類設施蔬菜供應量較上年大幅增加。可實現均衡上市供應。
大連市農委方面表示,今年是大連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的開局之年,市政府出臺了《大連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市財政安排了1000萬元扶持資金。目前,各區市縣已上報了16家示范區新建基礎設施項目,市發改委已給予立項。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開工建設設施農業面積7.3萬畝,占全年任務66.4%;開工建設標準小區765個,占全年任務58.8%;已完成設施農業建設面積3.41萬畝,占全年任務31%,完成標準小區187個,占全年任務14.4%。計劃發展500畝以上集中連片設施農業大區30個,現已規劃并開工建設40個。作為我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開局之年,市政府出臺了《大連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市財政安排了1000萬元扶持資金。目前,各區市縣已上報了16家示范區新建基礎設施項目,市發改委已給予立項。首席記者蘇琳
-規劃
大連都市農業布局
“三圈、兩區、一帶”
記者了解到,按相關規劃,在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升級傳統農業過程中,大連將重點發展生態、設施、精品、種苗、外向、休閑、循環、創意共“八大農業”。依據全域城市化城市建設整體規劃,結合各地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布局概括為“三圈、兩區、一帶”。
三圈
主城新城都市農業發展圈:推進近海養殖外移,逐步退出畜牧業養殖和大田作物種植,鼓勵發展附加值較高的花卉、種苗、精品果菜等,做大做強大櫻桃、黃桃、把梨產業。培育壯大研發和創意農業。
黃海城市組團都市農業發展圈:大力發展海參、鮑魚、扇貝、雜色蛤等海產品增養殖業,興建藍色食品產業基地,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適度發展特種畜牧養殖業。鼓勵特色農作物產業化種植,發展種、養業育苗,實施設施稻田工程。加快優質水產品物流基地建設。
渤海城市組團都市農業發展圈:大力發展精品蔬菜、優質蘋果及西瓜、甜瓜,鼓勵發展肉牛、肉禽現代化畜牧養殖業,積極推進海洋漁業工廠化養殖和育種、育苗,探索海水養殖新模式、新途徑。
兩區
丘陵山區農業發展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推進果、菜、糧等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建設,重點發展優質蘋果、樹莓、藍莓、草莓、板栗、榛子、食用菌和溫室蔬菜生產。大力發展豬、禽、草食動物和特種養殖。充分挖掘獨有的資源潛力,積極培育溝域經濟,加快發展溫泉、滑雪、農家樂等觀光休閑農業。
水源涵養地農業發展區:依據自然資源的相似性,參照丘陵山區的發展重點推進建設。加大“四荒”植樹造林力度,涵養水土,凈化水質,保護城市用水和農用水安全。借助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特色精品農業,適度發展民俗生態游。繼續實施移民搬遷工程,杜絕污染養殖場和工業企業入駐。
一帶
濱海農漁業風情帶:穩步發展遠洋漁業,大力發展近海、灘涂和工廠化高效益水產品養殖,積極擴大水產育種育苗規模。依托海島、海灘、海水資源,大力發展以海濱洗浴、沙灘日光浴、觀賞游覽、趕海垂釣為主的觀光休閑產業,鼓勵發展適合海島特點的高端休閑產業。 首席記者蘇琳
![]()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