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石巖)有鑒于10月份CPI已達4.4%,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11日坦陳,目前國內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宏觀調控壓力也在加大,實現全年價格調控(CPI上漲3%左右)的預期目標必須付出更大努力。
盛來運表示,從價格上漲的各種影響因素和構成來看,此次價格上漲是結構主導型的價格上漲。他指出,10月的CPI漲幅中,新漲價因素貢獻了3.0個百分點、占68%,是此次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新漲價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類價格和居住類價格,食品類價格上漲10.1%,居住類價格上漲4.9%。
盛來運特別提到,10月份非食品類的價格也開始出現上漲,必須予以重視。同時,某些國家啟動新一輪的貨幣寬松政策以后,進一步推動了原材料和農產品價格,對中國國內價格走勢會產生影響。
對于10月份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如此之大的原因,盛來運分析,除了成本推動和流動性充足等因素外,還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國外農產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漲價,特別是由于部分國家干旱、糧食減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產生了影響;同時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了包括農產品在內的生產成本增加;三季度以后來自國外的流動性,推升了價格。
二是自然災害仍然多發、重發。例如10月份作為重要蔬菜供應地的海南發生洪災,對國內當月食品價格上漲產生了很大影響。(完)
![]() |
【編輯:唐偉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