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三日電(朱麗娜)在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看來,當全球金融業一片蕭條之時,中國正走向希望之路。朱民在三日在此間表示,中國銀行業不僅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業市場,也會成為銀行業利潤最豐厚的市場之一,“我想不是第一,也會是第二。”
“中國整體的銀行業還是很健康的,有毒資產總量很少。”朱民舉出數據,中國銀行持有雷曼債券總體只有七點五八億美元,相對于七十萬億資產還是很小的數字。中國銀行業資本金一級資本總體在百分之九以上,中國銀行的資本金總量在百分之十三左右,當全世界去杠桿化的時候,中國銀行業存貸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
朱民預測全世界的銀行格局將發生很大變化:英國作為老牌和傳統金融中心地位將會下降;美國整體金融規模和實力都不可避免被削弱;日本整體規模在原有規模緊縮的情況下,會進一步緊縮。而中國的銀行業會在原有的規模基礎上往上走。
朱民說,國家實行四萬億人民幣刺激方案,給貸款增長帶來很大空間,今年迄今為止新增貸款總量超過六萬億人民幣,增長很快,但中國有能力支撐六萬億的人民幣貸款規模。他認為,消費貸款是中國銀行業的一大增長動力。
另一大增長動力是人民幣被作為貿易融資工具開始使用。據悉,央行昨日宣布,內地與香港之間開展人民幣結算。“我們現在甚至看到有外國機構要求我們提供以人民幣為基礎的出口信貸,隨著人民幣作為跨國貿易的使用,人民幣的衍生產品當然會產生出來,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不過,朱民也建議,中國銀行業注意風險管理,管好資金流動和負債,“保持平常心,不要過分貪婪”。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