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衍生品市場每年擁有超千億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這一市場蛋糕誘惑中國動漫公司對衍生品開發躍躍欲試。但是,“動漫衍生品開發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產業,簡單的投入風險很大。”廣州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蔓儀日前在參加“動漫與玩具產業高峰論壇”時如是告誡同行。
衍生品超千億產值蛋糕難分食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動漫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兒童食品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350億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200億元左右,兒童服裝每年的銷售額達900億元以上,兒童音像制品和各類兒童出版物每年的銷售額達人民幣100億元……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產品都可以開發為動漫衍生品。動漫行業的理想盈利模式應為:三成收益來自于播放版權,七成來自于衍生品市場上卡通形象的授權。
但是,中國卡通形象授權市場90%被國外卡通形象占據,中國本土的卡通形象市場占有率不足10%。“這就導致了中國動漫形象很難找到實業公司愿意購買版權開發動漫衍生品。”開發豬豬俠的詠聲文化公司CEO古志斌告訴記者,因為品牌號召力不及國外動漫公司,再加上盜版猖獗,中國動漫企業很難依靠衍生品開發環節來盈利。
“這還涉及到一個效益問題。”曾開發過奧特曼、豬豬俠等動漫衍生品的雅瑤河食品公司老板陳耀光稱,衍生品的利益分配模式有兩種,一是被授權公司一次性支付動漫形象版權使用費;二是被授權的公司每銷售一件動漫衍生品,都必須按照合同規定給動漫公司返傭。“如果衍生品銷售不好,那授權公司就虧了。但如果下游企業的競爭對手采用動漫行銷,也會逼著企業主動開發。”
不做衍生品動畫片就沒法生存
對于動漫企業來說,“動畫的前期創作階段都是成本投資,首先是產業鏈要與電視臺結合,也就是與電視臺交換廣告,但這必然增加了成本,很難盈利。”劉蔓儀透露,“早期,公司也有設想投入發展衍生產品的沖動,但在開發飲品之后,卻發現由于知識產權問題,商品不能隨便堆放,而要再花大量資金租用貨倉。產品過期后,如何消化也是很大問題。”
由此,原創動力認為,與其直接投入還不如攜手與投資者合作。而喜羊羊電影的成功,使其衍生品開發的雪球越滾越大。據介紹,其開始的衍生品授權有30多種,現在已經發展到150多家授權商,包括文化圖書、音像、地板、墻紙等很多領域。
但即便如此,“目前市場喜羊羊的衍生品90%都是翻版,這導致原創動力衍生品的收入僅占公司總收入的40%。”劉蔓儀說。
“而如果不做衍生品,動畫片就沒法生存。”古志斌告訴記者,雖然中國少兒頻道有數百家,但免費收看的模式導致了國內電視臺對動畫片的購買價格極其低廉,許多動畫公司在項目啟動后數年內,都面臨資金緊缺的尷尬處境。此時,衍生品收益成為動畫片盈利的重要途徑之一。( 肖昕 田愛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