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于1930年率先實行“費改稅”。從演變趨勢看,更多的國家正陸續完成這一轉變,而此次謝旭人的表態或許將開啟中國社保的新局面。
對于民眾而言,社會保障稅(以下簡稱社保稅)的提倡似乎有些突然,在沒有任何預期的情況下,4月1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題為《堅定不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文章中透露,將研究開征社會保障稅,完善社會保障籌資形式與提高統籌級次。
其實,陌生的只是名詞,因為社保稅的前身是工薪階層再熟悉不過的綜合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五項的社會保障費(社保費)。由社保費到社保稅,雖只有一字之差,卻蘊含了更多新的內涵。
降低征收成本
國際上,社會保障基金征收體制大致分為稅務征收、社保部門征收和獨立機構征收三種模式。最初社保基金都由社保部門以費收方式征收,但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部分發達國家為調節收入分配、降低征收成本,開始轉向稅務征收模式。
“開征社保稅,并非是在繼續收費的基礎上重復收稅,而是由社保費改為社保稅,不僅不會增加百姓的負擔,而且增加社保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完善社保籌資形式與提高統籌級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時紅秀教授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的采訪時說。
目前社保資金的征收機制很不規范,主要由勞動部門和地方稅務來征收,勞動部門既要管理勞動事務又要負責社保資金的收集和運營,效率很低。雖然各地的稅務機關已陸續接手社保費的征收工作,但是截至目前,仍有一些地區社保費的征收工作由當地的社保部門承擔。
據財政部財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透露,社保稅開征后,可能將由國稅部門統一管理和征收。由稅務部門來統一征收和運營,這必然會節約征收成本,提高社保資金的運營效率,解決因人口流動而帶來的社保的轉移接續問題,并能從根本上改變社保費挪用率高的現狀。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劉桓認為,稅務局的體系很完善,在征收稅的時候,基本沒有成本就能完成,但如果由社保局來管,需要另建一批人馬和一個新的系統,成本顯然要高很多。
此外,時紅秀強調,社保稅的征收和管理與一般稅收不同,是專款專用,專用于社保支出。社保預算與公共財政預算也是分離的,獨立運營,獨立記賬,即使納入了公共財政預算也“專款專用”。
社保空賬有待解決
由費改為稅后,長期讓人頭痛的養老金和醫保的巨額空賬將有待解決。
雖然社會保障費因其強制性而具有稅的屬性,但是和稅相比,明顯還是弱些。而且幾經審議的《社會保險法》的最終擱淺,更是降低了征收社保費過程中應有的強制性。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社保現在采用收費制,有很多局限,征收缺乏強制性。我們強調全民社保,要求征收范圍廣,所有人都參與,通過稅收的形式,強制大家都來繳納。
缺乏強制性和規范性,使得社保資金在籌集過程中阻力重重,拖欠、不繳和少繳以及隨意減免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開征社保稅以應對老齡化時代的社保危機,遂成為政府的必然選擇。有專家提醒,在開征社保稅的時候需考慮到,中國目前有高達35萬億元的國有資產,這些資產應該可以直接劃撥充填養老金和醫保的巨額空賬。
“有的地方社保額度高,收入低,改征社保稅后,還是有空賬的。社保支出超過收入,這個差額不能依靠稅收來彌補,而是需要財政來解決。我們可以通過減持國有股、調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等多種方式來開拓社保基金的籌集渠道。”時紅秀說。(張蕭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