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中國銀行(03988)董事會上周通過AH股市場巨額集資方案,集資可能超過2000億元,掀起市場對內銀集資潮的憂慮。中行行長李禮輝承認,去年末季資本充足比率按季下跌,但A股市場除400億元人民幣可轉股債券外,已無其它集資計劃,而H股融資細節尚未落實。對于中行帶頭宣布集資,券商反應普遍正面,認為可消除市場積累陰霾,目標價給予最高5.6元。
另外,外電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銀香港(02388)已委任德意志、中銀國際等機構,發行總值15億美元(117億港元)的后償貸款,其中歐洲路演已經結束,下一站會到美國路演。中銀香港今次所籌部分資金,將用作償還母公司在08年底,向其發放的25億美元貸款,其余則用作增加銀行資本,以應付貸款增長。
中銀香港貸款117億
內地去年新增貸款高達天量的9.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信貸飆升令市場憂慮銀行資本壓力逐步升溫,內銀股集資傳聞此起彼落。其中,資本比率降至貼近銀監會要求的中行,上周終于披露其具體集資計劃,透過發行A、H股各兩成新股,以及在A股市場發行最多400億元可換股債券融資,若落實發行新股,集資規模可超過1700億元。
參考去年三季的財務報表,中行的資本比率為11.63%,僅高于大型銀行要求的11%。行長李禮輝昨日舉行分析員會議上承認,去年第四季末的資本比率,較第三季時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中行去年信貸增長幅度,為大型同業之中最快,故比率下降亦較快。另外一面,根據銀監會的規定,中行持有的次級債券將于資本中扣除,對其資本結構具有一定的影響,以及新資本協議的實施,故有必要在市場上再融資。
派息比率45-60%
資料顯示,可換股債券為期6年,票面年利率不超過3厘。中行透露,基于控股股東匯金已持有中行逾60%股權,故將不會參加是次債券的認購。另外,除了發行債券外,中行在A股市場上并無其它融資計劃,而H股融資僅取得董事會一般性授權,具體時間及規模尚未確定。李禮輝續稱,中行現時的派息比率介乎45%至60%,而09年度的分紅比例,將傾向以較低的比例進行。資料顯示,中行08年度的派息比率約52%。
巨額融資加上縮減派息,拖累中行股價繼續受壓,連續五個交易日后,昨日再跌逾2%至3.81元,創近五個月以來低位。由1月8日收市價4.29元計算,“六連跌”累計幅度高達11.2%。不過,證券界對于中行集資舉行符合市場預期,并認為消息對市場反應正面,而股價過去兩個月已累幅相當跌幅,現價已反映集資不明朗因素,并呈現超賣現象。
大行普遍反應正面
看好中行表現的匯豐環球研究認為,單是發行400億可換股債券計劃,足以令中行今年資本比率提高至12.1%,與其它大行水平看齊,而換股時僅將攤薄現行股本1.7%至4%,每股盈利攤薄亦僅2%。報告亦預計受惠于凈息差擴闊、貸款增長14%,估計今年每股盈利增長23%。以四大行歷史市帳率1.9倍及中行預測市帳率僅1.5倍計算,目標價為5.6元。
花旗認為發行可換股債券后,未來三年資本充足比率為11.9%至11.4%,而一級資本亦為9.2%至9.1%,惟基于貸款持續高速增長,故難免需要再融資50至90億美元(折合約341.5億至614.7億元人民幣),將資本比率進一步提高至介乎12%至12.5%水平。不過,監于中行股價由高位已調整22%,幅度較其它同業水平為高,故投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買入”。
高盛亦相信,發行可換股債券僅將高資本比率至11.6%,僅符合銀監會11%的最低要求,而A及H股發行一成新股集資867億元后,比率可提高至13%,一級比率亦可改善至9.9%,而全數兩成新股發行后,兩者分別更可升至14.4%及11.3%。不過,監于目前集資方案尚有不明朗因素,包括中行的資本比率目標、AH股發行新股的規模,以及匯金會否參與中行配股計劃等,故將其投資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目標價亦由5.3元下調至4.4元。
交行信行或再融資
另外,高盛亦憂慮內銀融資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建議投資者認考慮選擇進行一次性融資后,資本金充裕而無須再融資的銀行。不過,參考新巴塞爾協議三期(Basel3)框架,資本充足比率要求為12%,而核心資本比率介乎8%至9%,從而令一眾內銀股存有融資后再融資的可能性。高盛將交行(03328)評級由“中性”降至“沽售”,目標價由9.6%下調至8.1元,而中信行(00998)亦被剔出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由7.8元降至6.8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