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新服務、生物醫藥等等,受訪的幾家保薦機構在如數家珍地列舉申報項目的行業時,必定離不開這些字眼。而除了在行業特性上充分體現出創業板注重成長性、注重商業模式創新等特點外,據多家保薦機構介紹,首批申報項目還充分體現出“好中選優”的特點,大部分項目不僅滿足創業板上市條件,甚至還遠遠超過了中小板的上市標準。
親自帶隊前來的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說,平安證券首批申報企業有1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和現代制造業。其中兩家是從中小板轉投而來,分別是湖南和廣東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在區域分布上,首批10家申報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幾天后平安證券還要再上報10家左右,其中有一家即來自于中關村股份轉讓的試點企業。
東吳證券報送的兩個項目分別來自現代物流和生物醫藥行業。創業板“大戶”招商證券首日報送的項目多達12個,行業集中在電子信息、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服務等,一家公司系從中小板轉投,12個項目在成長性和創新上都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在廣東、北京、華東地區的比較多。據該公司投行總部執行董事王黎祥介紹,12個項目中有一個項目目前國內還沒有同類上市公司,只能在國外找到一些可比公司。而所謂新服務行業的公司,王黎祥雖然沒有透露公司具體的服務領域,但是也強調“新服務”既有服務形式的創新,也會有經營模式的創新。
齊魯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執行總經理趙禹說,雖然公司儲備了15家企業,但經過內核,為嚴格把關首日只報了兩家,一家是山東本土的企業,一家來自江蘇。這兩家從行業特點、成長性看都非常符合創業板的特點,“齊魯證券在山東省內早已作了深度開發,很多企業都希望能夠上創業板。”
之所以力爭把精品帶到創業板,在民生證券主管投行業務的副總裁楊衛東看來,這更是基于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的考慮。“創業板對中小投行意味著重要的發展機會”,他說,“現在各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發展參差不齊,而創業板能帶來更多項目和更多發展的機會,誰能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據楊衛東介紹,這次帶來的兩家企業分別是新材料和網絡企業,一家國有,一家民營,預計融資規模都在2個億左右,這兩家企業資質都遠遠超過了規定的財務指標,并且還超過了中小板的財務指標。
據悉,民生證券目前一共有18個保薦人,目前手中儲備的20多個項目分別處于不同階段,由于不涉及同一時點報送材料,因此不會受到2人簽1單的限制。而對于這一規定,楊衛東認為制度設置合理,因為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只有如此才能確保企業的質量。
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則具體地為能夠進入創業板的企業勾畫出四大類特征:首先,在企業所處階段上,已經過了艱苦創業的危險地帶,管理和公司治理相對完善,同時在行業中有一定的市場地位,處于高速成長期但還未到成熟期;其次,企業在所處行業的細分市場上有一定的空間;再有,公司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這種創新能力一定能產生相對應的價值;第四,能滿足充分的公司治理標準。很多民營企業缺乏的正是這一點,其原始創業者規范治理的意識和資本理念缺乏。
而除了當前提倡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環保節能、現代服務六大領域外,在薛榮年看來,現代制造業在創業板也應該有一席之地。現代制造業是高新技術武裝起來的,早已不是過去純粹意義上的加工企業,從設計、制造到后續服務,它能給客戶提供前后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更能滿足創業板初期要好中選優的要求。(肖 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