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午夜精品无码,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融券“長不大” 機構呼吁轉融通
2010年04月29日 10: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融資融券試點業務推出以來,融資業務迅速發展,融券業務卻一路低迷。截至4月27日,兩市融資余額達3.2億元,融券余額僅430萬元左右,融券規模不及融資規模的六十分之一。

  “不是我們不想融券,而是券商提供的融券品種實在太少。”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投資者們如此感嘆。業內人士表示,僅以券商自營證券來作為融券品種確實非常有限,很難滿足客戶賣空的需求,設立轉融通制度,將基金、保險公司等投資機構長期投資的證券擴充為融券品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

  品種少 融券業務低迷

  自試點3月31日啟動以來,融資業務的增速遠遠超出融券業務,兩者之間的規模對比也十分懸殊,最高曾達5000:1,最低時也超過了50:1。在絕大部分交易日中,相對龐大的融資金額來說,融券金額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雖然融券業務規模小于融資業務是正常現象,但在國際成熟資本市場上,融資融券業務的規模之比一般在10:1到8:1之間,50:1甚至500:1的懸殊比例是不正常的,也不利于融券業務發揮改善市場機制和功能的作用。”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融券業務之所以清淡,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投資者對融資做多盈利的模式比較熟悉,而對怎么融券做空賺錢比較陌生,尤其是在大勢看不清楚的情況下,觀望心態比較濃厚;另一方面,目前券商提供的融券標的股票太少,價值明顯高估、下跌空間較大的股票更是少之又少,投資者要想融券賺錢不太容易。

  “不是我不想融券,而是沒什么好券可融。”深圳一位開通了融資融券賬戶的大戶老鄒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早就申請了100萬的融券額度,但目前還沒發現比較理想的做空品種,所以一直沒出手融券。老鄒眼中的“好券”是指目前價位偏高、被他明顯看空的一些股票,比如地產股和中小板、創業板的一些股票。但他開戶的券商提供的融券品種全是銀行股。“銀行股的估值已經比較低了,向下空間不大,融券賣出搞不好要虧錢。”

  愛建證券分析師許春華表示,交易所對可融券品種的限制非常嚴格,僅限于上證50指數和深圳成份股指數的90只股票。而目前相關券商能提供的融券品種甚至遠遠不能覆蓋這個范圍。在首批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6家試點券商中,絕大部分提供的融券品種不足10只,并以金融股居多,即使是融券品種最為豐富的中信證券,它提供的融券品種也僅有19只。

  轉融通 機構熱盼推出

  “目前我們只能從公司自營部門的長線投資品種中選擇融券標的,券源確實比較不足。”一家大型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部的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經歷了2008年大熊市之后,各家券商的自營盤規模明顯縮小。而且,在這些自營股票中,相當一部分是波段交易的短線品種,長期投資的品種并不多。“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券源稀少的問題,讓融券業務活躍起來,恐怕還得靠轉融通制度。”

  所謂轉融通,就是由銀行、基金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提供資金和證券,證券公司則作為中介將這些資金和證券提供給融資融券客戶。在歐美成熟市場,轉融通制度非常普遍,券商在融券業務中一般僅充當中介角色,可融標的證券的來源大多為第三方,即真正長期持有而不計較短期收益的股東。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如果融資融券試點情況良好,將啟動轉融通制度設計,成立專門的證券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持有的證券都可作為證券融出方。

  東方證券研究員王小罡認為,券商行業的融資融券業績爆發需待轉融通放開。試點期間券商只能使用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估計供給不超過816億元,而市場潛在需求不低于928億元。因此,試點期供給瓶頸將制約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他估計試點期融資融券收入貢獻為45億-90億元,凈利潤貢獻為23億-45億元,分別相當于2009年全行業的2.2%-4.4%、2.4%-4.8%。轉融通放開后,收入貢獻267億-534億元,凈利潤貢獻134億-267億元,分別相當于全行業的13%-26%、14%-29%。

  一些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人士也表示,保險公司掌握的資金具有很高的負債成本,長期資產更是要承受短期波動的壓力和損失,若能參與融券交易,將有效分散風險,提高保險資金收益。(記者 錢杰)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