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歐就建立紡織品出口雙邊監控體系已達成共識,但相關出口資格準入制度等細則還未出臺。
《第一財經日報》從有關渠道獲悉,商務部將于明天(18日)在第102屆廣交會上召集紡織出口企業座談會,并有可能于當天公布2008年1月1日將對輸歐紡織企業開始實行的新監管細則。
商務部昨日發布信息顯示,中歐雙方于9月28日就合作建立紡織品雙邊監控體系達成共識:將對T恤衫、套頭衫、褲子等8個類別紡織服裝產品實施雙邊監控,不設數量限制,監控時間從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末為止。中方將對上述類別輸歐產品實施出口許可,歐方將實行自動進口許可制度。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昨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為預防“井噴”再現,中歐會密切監控紡織品貿易數據,依據歐盟市場的承受力作彈性調整。商務部將于18日在廣交會上召集紡織出口企業介紹新的管理方法。
不少紡織企業表示,雖然明年對歐出口不再受配額限制,但由于商務部尚未公布明年紡織品輸歐的監管細則,對企業來說明年對歐出口形式依然尚未明朗,希望政府能盡早公布新的監管細則,以便與進口商洽談接單。
廣東省絲麗國際集團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慶增對本報表示,由于新的監管細則尚未發布,這對企業在廣交會上接單有一定影響。
他認為,明年出口形勢未必樂觀,目前討論稿中對企業所設立的門檻比較低,沒有數量限制后,明年還可能出現搶關出口情況。
目前,商務部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調研,擬對紡織品出口企業實行自律新規。
據張慶增反映,商務部近期已將新規討論稿發給企業,但最終方案是否按討論稿的內容來敲定還尚未得知。
在討論稿件中,商務部提出新的出口資格準入制度,該準入制度共有兩套方案。第一套提出的進入門檻是:企業在華的注冊資本必須超過50萬元;從事紡織品出口3年以上;輸歐配額管理以來,輸歐紡織品出口總額超過1萬美元;3年內沒有知識產權、環保等問題的違規記錄;一般納稅人;紡織商會會員企業。
第二套方案設立的門檻除上述6點外,還要求紡織品的出口價格、社會責任等要符合商會自律標準。
杉杉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朱素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與此前明確的配額管理制度相比,新草案中所提到出口價格、社會責任等這些標準較難界定,目前紡織商會也沒有一套明晰的合理價格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難度。(李溯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