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月8日,英特爾發布業績初步預警稱,其第四季度(簡稱Q4)收入可能比預想的糟糕,主要由于全球個人電腦需求的走低。英特爾預計公司Q4收入大約為82億美元,比08年同期下降23%。這是英特爾第二次調低其第四季度的業績預期。 中新社發 紹常 攝
英特爾昨日宣布將對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追加1.1億美元的注冊資本,同時將調整其在華生產運營計劃,將上海的封裝測試工廠整合入成都工廠,并增加大連工廠的投資。
追加投資用于投資運營
據了解,英特爾執行副總裁馬宏升于2月4日專程來華,就英特爾在華業務最新情況及調整計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溝通匯報。
英特爾公共關系及企業傳播部總監張怡璠表示,此次追加1.1億美元用于中國公司的運營和投資,與此前英特爾的風險投資基金毫無關系。
“希望這些員工去成都、大連工作”
此外,英特爾計劃將其位于上海浦東的封裝測試工廠整合到成都工廠中去,這一整合完成預計需要12個月時間,而上海工廠的約2000名員工將受到影響。對此,英特爾方面強調“絕非裁員”,并許諾將為波及員工提供轉崗機會,主要轉崗方向是整合后的成都工廠,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大連工廠。至于員工能否獲得上海的工作機會,英特爾方面表示“原則上希望這些員工去成都、大連工作”。
據了解,除了封裝工廠,英特爾在上海浦東生產基地還運營其他業務,比如封裝測試的研發中心以及貿易公司。“上海仍然是英特爾最主要的研發基地和英特爾在中國的地區總部。”張怡璠說。
大連工廠可能使用65納米工藝
另一方面,英特爾還將追加大連芯片廠的投資,“以使其具備許可的最先進的芯片生產技術”。不過,張怡璠謝絕透露具體追加的投資金額,也未透露大連工廠使用的芯片生產技術將會先進到何種程度。業內人士分析,這極可能意味著大連工廠會使用65納米制程工藝。
大連芯片廠由英特爾斥資25億美元建造,于2007年開工奠基,計劃于2010年投產,計劃產能52000片/月。該工廠最初計劃使用90納米制程工藝,但隨后美國政府又批準了英特爾在華工廠使用65納米制程工藝。這引發了業界猜測英特爾會將大連工廠“升級”,英特爾對此表示,還未決定是采用90納米還是65納米生產芯片組。
而英特爾此次表態要使用“最先進的芯片生產技術”,明顯釋放了將采用更先進的65納米制程工藝的信號。張怡璠對此推測不置可否,只是一再強調“在美國政府批準允許的前提下,大連工廠會使用最先進的技術”。(記者張奕)

|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