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逼近廣東:98%靠外地調進 有錢買不到糧?(3)
2008年05月09日 02:59 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
發表評論

半小時觀察:存糧于庫不如存糧于田
1995 年,一位名叫布朗的美國人出版了一本國轟動世界的書,書名叫做《誰來養活中國》。 13 年來的事實表明,中國人自己養活了自己。2007 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 5015 億公斤,消費量 5100 億公斤左右,供需基本平衡。
但古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目前廣東省的糧食供應并不緊缺,但無論是糧食批發商,還是各級儲備糧庫,都在擔心:一旦國際糧食供應持續吃緊,國內耕地面積繼續減少,經濟發達的廣東省還能不能買到足夠的糧食。節目里專家的一句話我很贊同:與其存糧于庫,不如存糧于田,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證糧食的供應。
如何做到存糧于田,首先必須保護好日益減少的耕地,我們看到廣東的經濟在快速發展,而耕地的數量卻在縮減,這就提醒當地的有關部門:一方面基本農田的這道紅線無論如何不能跨越,另一方面,要解決好糧食問題,還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提高對農民種田的補貼,通過技術手段調控好農業物資的價格,同時鼓勵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提高生產效率。
只有這樣,糧農才有可能在糧食的生產流通環節上贏得主動,也只有這樣,面對國際糧價波動的現實,我們才能保證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主編:周人杰;記者:曾曉琳;攝像:徐勝)
【編輯:唐偉杰】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