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目前有關該法的具體內容正在改變我們的食品行業。圖為2008年5月14日,重慶云陽小學生“接觸”食品安全法律讀本。 中新社發 光之影 攝
三是細化食品安全法的有關法律制度。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法得到全面、有效、準確執行,草案對食品安全法中較為原則的制度作了具體規定,以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規定了應當啟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情形;細化了召回食品的處理制度;規定了食品復檢制度;細化了境外食品生產企業的注冊制度;明確了食品安全日常監管信息的內容;對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方面的制度作了具體規定。
實施條例草案規定的三方面內容,雖然出于不同的側重點,但在增強食品安全法的可操作性上是一致的。實施條例的制定對于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食品安全地方立法
在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法規中,地方性法規是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在培訓班上介紹了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的現狀,并詳細講解了食品安全地方立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規主要有三類:食品衛生法實施辦法,綜合性的食品衛生或者食品安全條例,針對特定對象專門制定的管理條例。此外,一些較大的市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規。
“為保證食品安全法的順利實施,各地要以食品安全法為依據,做好相關立法工作,制定、修改或者廢止相關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實現地方立法與法律之間的銜接。”李援著重講解了地方立法中,在適用范圍、監管體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由地方來制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在制定管理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地方性法規時,要體現嚴格監管和必要的幫扶相結合的原則。”李援說,一方面加強監督管理,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地方性法規,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幫扶措施,通過升級改造使他們逐步接近或者達到正規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要求,保障食品安全。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后,地方標準即行廢止。
李援指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時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參照執行食品安全法關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確定制定程序,還應當將制定的地方標準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