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十二月一日電 題:創新能力成為廣東大型企業發展重大障礙
中新社記者 陳建
今年度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評估報告日前新鮮出爐。從老面孔居多的大型企業競爭力五十強中,專家反而有所擔憂,他們指出,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提升的一個重大障礙,就是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不足。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馮勝平指出,今年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發展有六大新態勢:
一是五十強的得分呈現出隨分值增加企業數目減少的趨勢。企業競爭力的強弱差別仍非常明顯。
二是本年度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前五十位企業的總資產、所有者權益、銷售收入、利潤總額都較上年度五十強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三是五十強中工業企業三十六家,占七成二,可見廣東企業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中工業企業占有絕對優勢。
四是在本年度大型企業競爭力前十位企業中,有兩家電信業企業,在前五十位企業中,物流、運輸、金融保險、電信等生產性服務行業有十二家,占總體的二成四。這表明廣東生產性服務行業企業的競爭力在不斷提升。
五是全行業五十強中,有十二家電子信息業企業,在工業五十強中,有二十三家電子信息業企業,遠多于其他行業企業。
六是有七成六的企業連續兩年進入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評估排名前五十位,有六成四的企業連續三年進入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評估排名前五十位,平均每年更新率三成左右?梢,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排名保持了總體基本穩定和局部動態變化的特征。
廣東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指出,從評估分析可以看出,本年度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的各項指標都比上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重化工業和服務業企業的比重不斷加大,這說明廣東大型企業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骨干帶頭作用。
但是,全省大型企業競爭力提升的一個重大障礙,就是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廣東企業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百分之一點三四,而美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都在百分之二點五以上。
梁桂全認為,廣東大型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少,發明專利比例偏低,核心技術、專利和版權偏少;廣東科技人力資源短缺,特別是自主創新的領軍人物偏少。從發展趨勢來看,廣東大型企業還要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走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創新型發展道路,從而不斷提高大型企業的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競爭地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