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財產仍是有價有市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各網絡游戲運營商都明文禁止游戲幣與現金的“回兌”,但依舊有不少玩家會通過C2C平臺等渠道私下交易游戲賬戶,包括虛擬貨幣、虛擬賬號。還樣,從玩家那里仍然可以換回現實的人民幣。
此前,騰訊Q幣曾被指有沖擊人民幣的嫌疑,為了避嫌,騰訊關閉了旗下C2C網站拍拍網上的Q幣交易,騰訊同時也表示,“不提供游戲幣或游戲積分變相兌換現金、財物的服務,同時一直以來也堅決反對用戶私下交易游戲幣的行為,我們也呼吁國家相關機關對于假借游戲幣私下交易實施違法犯罪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打擊。”
盡管騰訊放棄了,但在另外的國內第三方交易網站上,記者還是可以看到“網絡游戲虛擬交易專區”,除了有“騰訊QQ專區之外”1元錢人民幣可以買1.5萬—2.5萬QQ游戲幣之外,在這個網站上買賣聯眾游戲幣和虛擬裝備的信息也有200多條,甚至有賣家直接給出了“聯眾財富1W=4.5元”的直接報價。
同時,也有玩家告訴記者,“游戲裝備除了可以在這樣的第三方交易平臺,玩家之間私下通過BBS論壇議價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在四部委通知規定了游戲廠商“不得提供游戲積分交易、兌換或以‘虛擬貨幣’等方式變相兌換現金、財物的服務”之后,如何規范私下交易仍為業界所關注。(李寬寬)
相關鏈接
美國聯邦政府或介入規范網游賭博
隨著網絡游戲《虛擬人生》在北美地 區的人氣越來越高,2007年1月,美國《商業周刊》的Rob Hof撰文指出,在《第二生命》這樣一個虛擬世界你更可能輸掉大量的現金,而且目前聯邦政府尚找不出有效的措施進行直接監管。
一位游戲的玩家Magnus Rothlisberger就表示自己在這個虛擬世界中的撲克游戲中輸掉了相當于1153美元游戲幣。
據了解,《第二生命》的開發方Linden Lab也注意到了這一不健康的現象,決定在游戲中仿效真實世界反賭博法律進行管制。
業界猜測,聯邦政府最終也會在《第二生命》中開辦辦事機構對此類事情進行規范。
《虛擬人生》的一大特點就是其中的虛擬貨幣可以與現實貨幣進行直接的雙向兌換,有業內認識認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其中賭博的盛行。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