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金人慶:財經外交已成維護國家利益的手段(全文)(2)
2007年03月02日 12: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首先,成功主辦GMS第二次領導人會議。2005年7月,GMS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在我國昆明成功舉行。溫家寶總理和來自柬、老、緬、泰、越五國的政府首腦及亞行行長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了GMS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昆明宣言》,確定了GMS合作的未來方向。在國務院領導下,財政部在會議成果設計和協調落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終促成各方在電信、農業、貿易投資和環境等領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諒解備忘錄或戰略行動計劃,精心籌備的GMS合作成果展成為會議期間的亮點,受到與會代表的贊賞。

  其次,與10+3成員之間的財金交流與合作成效顯著。近年來,我國與10+3成員密切合作,在建立區域資金救援機制、發展亞洲債券市場、加強經濟評估與政策對話、監控短期資本流動、建立早期預警機制等方面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使這一機制發展成為亞洲地區目前最有活力、前景最為廣闊的區域合作機制。2006年在印度舉行了10+3財長會議,在中國的積極倡導下,10+3各方簽署了《清邁倡議集體決策機制原則協議》,標志著經過各方共同努力,10+3在邁向清邁倡議多邊化方向上取得了一項里程碑式的成果。

  第三,成功舉辦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部長級會議,就我與中亞鄰國在交通、能源、貿易政策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廣泛開展對話與合作。會議發表《烏魯木齊宣言》,提出了“好伙伴、好鄰居、好前景”的長期愿景,推動中亞區域經濟合作進入新階段。

  發展中國家是基礎,重視與各發展中國家的財經合作。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發展援助事業。2004年,向亞洲發展基金捐款3000萬美元,同時捐款2000萬美元在亞洲開發銀行設立“中國減貧和區域合作基金”,積極支持區域減貧和發展事業。為落實胡錦濤主席在2004年APEC峰會上關于成立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AFDC)的倡議,財政部致力于利用該中心通過開展培訓、年度論壇和資助區域研究等方式促進亞太地區國家金融與經濟發展領域的能力建設。2005年,AFDC開辟10+3財金培訓和東亞拉丁美洲論壇,將資助范圍推進至更多的東盟和拉美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另外,還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分別簽署了雙邊財金合作備忘錄。

  多邊是重要舞臺,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制定與協調,增強發展中國家在對話中的主動權和聲音。2003年以來,中國多次應邀參加西方七國(G7)同中國財政部長的對話。對話層次和頻率不斷提高,對話內容和議題不斷拓展,涉及全球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等國際經濟領域的許多重大問題,在匯率、能源、貿易等問題上起到了很好的增信釋疑作用。2005年,我國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亞歐財長會議(ASEM),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得到與會各方代表的熱烈響應和高度評價。G20會議通過的《二十國集團關于布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的聲明》和《二十國集團關于全球發展問題的聲明》對于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改革布雷頓森林機構,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亞歐財長會議通過的《天津倡議》為在新形勢下加強亞歐更緊密的財金合作確立了基礎性框架。

  此外,財政部作為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歸口管理部門,還積極引進兩機構資金支持和智力合作,促進國內經濟建設和制度創新。2004年,我國與世界銀行合作,成功主辦了全球扶貧大會,溫家寶總理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國際社會予以高度評價,并感謝中國促成了《上海減貧議程》的通過,為推動全球扶貧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5年,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亞行)首次在華成功發行人民幣熊貓債券21.3億元,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中國積極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

  我國財經外交面臨的挑戰和今后工作的著力點

  在當前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下,我國財經外交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中國的發展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各國加強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的意愿不斷增強,為我國開展財經外交、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財經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及主要國家的政策調整對我國經濟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也在加大。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圍繞資源、市場、科技、人才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明顯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相關國家與我國在資源、貿易等問題上的摩擦不斷增加。因此,我們需要在國際財經領域更加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的主動權,通過對話與溝通,增強了解與互信,推動國際政策協調與全球治理,為我國經濟發展營造更為穩定的外部環境。

  新世紀新階段的財經外交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努力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和有利外部條件,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貢獻。我們要根據國家總體外交部署,將著力點放在為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服務上。為此,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繼續加強與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雙邊經濟關系。要努力發展總體穩定的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保持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的勢頭;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合作,加強與俄羅斯在能源問題與發展援助等問題上的合作;深化與歐洲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加強與歐盟的經貿合作;加強與日本在經濟領域的交往,推動中日關系向健康的方向發展;通過加強與發展中大國的團結,擴大我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增強我國在國際多邊機制中的戰略主動地位。

  第二,繼續堅持周邊是首要,積極擴大與鄰國的共同利益,維護周邊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特別是要推進與東盟的10+1與10+3合作,促進上海合作組織在經貿領域的實質性合作。

  第三,積極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在多邊領域的經濟政策協調,對多邊機制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訴求給予積極支持。加強與發展中大國和區域組織的戰略對話與合作,拓展與發展中國家經貿和能源合作的渠道。

  第四,在鞏固我國雙邊財經外交成果的同時,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利用國際組織與國際多邊機制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

[上一頁]  [1]  [2]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