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七月二十七日電(記者 李靜 吳慶才)正在華盛頓出席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二十七日對記者表示,中國提出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與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并不矛盾,而目前為止轉變發展方式已初見成效。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當日上午開幕,經濟對話部分當日下午分別舉行了關于應對金融危機和確保經濟可持續、平衡增長兩個專題會議。
張曉強表示,中美雙方在會議中介紹了促進經濟復蘇的經濟政策,“有很多共識”。
張曉強說,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政府去年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他認為,中國政府決心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這些措施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因此兩者之間并不矛盾。
他還介紹說,中國政府決定兩年新增四萬億投資,這是保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但其中用于交通、水利、電網此類基礎設施,四川等地災后重建,農村發展以及低收入群體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資占了百分之八十二。這些投資有利于增長,也有利于調整結構,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他強調,四萬億人民幣的投資絕不用于重復性、低水平盲目增加生產能力的工業項目。
此前參加了多輪戰略經濟對話的張曉強認為,在此輪對話中,美方并無像以往那樣強調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市場開放問題,也不存在“中方或美方對對方提出更多要求”的氣氛,雙方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共同應對挑戰以及如何共同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領域和政策上!爸辽僭谖覅⒓拥臅h上,美方沒有專門要求中國在人民幣問題上有更大彈性!(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